小说写了有一段了,但是发觉需要添加一些东西,于是就从头开始修正一部分东西,添加更多的设定,补充一些细节,第二话开头那部分,是在朋友的帮忙下弄好的,感觉还蛮有趣的,呵呵。我会陆续把修改好的部分放上来的。会跟过去的有些不大一样。 前言1楼、第一话2楼、第二话3楼、第三话13楼、第四话16楼、第七话17楼 原创萝卜【made in China】 前言 S星系某蓝色行星E星,一个美丽的星球。
E星,公元21世纪中叶,一份石油储量的绝密评估报告泄漏。报告大致内容:E星石油资源并不像过去乐观估计的储量那样多,而且因为人类活动的各种原因,石油资源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就将枯竭……
这一评估报告的泄漏,引发了世界股市的大跳水,E星上各国所有与石油有关的产业,陷入一片恐慌中。
但很快的,一种新的电驱动引擎的问世,更大功率的可回收式燃料电池研制成功,无疑让世界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随后两年航空领域开发十年的电驱动的涡轮喷气引擎研制成功。这一新的引擎被换装到客机上,试飞成功。这无疑给了世界经济的复苏打上了一针强心剂。但在战斗机领域,由于这种新型涡轮机的小型化并没有成功,使得战斗机即将面临着缺乏航空燃油无法起飞的尴尬局面。其他几种采用其他燃料做动力的原型机,都因为设计强度上的致命缺陷和高污染被废弃。
就在世界各地的飞机制造商们都在为新型涡轮机的小型化而苦恼的时候。开发地面兵器的军火商们却乐开了花——获得新型电动引擎的陆战之王坦克,在改装了新的机械腿后,使得在山区等复杂地形上的作战能力大大加强,从而带来了作战方式的改变,新型坦克可以不在战斗机第一轮空中打击的情况下直接对目标区域实施炮击和突击。
于是尝到甜头的军火商,又大胆的将一种新型的设计实体化,这便是多功能战斗机械多足型M.F.B.M.-I (Multi-functional Battle Machine-Insectiform type)【以后被简称为I-T】,在U国又被称为S.A.M. (Strategic Action Module)。它在2077年11月问世,比小型化的电驱动涡轮喷气引擎的研制成功晚了一个月,但新的战斗机由于能源存储问题使得续航能力远不如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看好这种其貌不扬体型庞大的家伙。
就在第一代M.F.B.M.-I诞生后的10年后,第一架民用大型机器M.F.O.M.-I (Multi-Functional Operating Machine-Insectiform type)在U国首先诞生了,后来世界各国也陆续开发出了类似的机体,它们被用于各种突发灾难的救援工作,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同一时期,E星月面基地于2080年由UN太空发展署联合各国共同开始建造,2099年月面第一期工程结束。同年C国独立的空间站东方红完成第一期建设,并投入使用。
同时,因为人口的增加、气候的恶化,城市建筑的构架也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太空中采集回来的金属矿藏被运送回来提炼并用于建造建筑骨架,许多大城市陆续建立了达到两百多米的的人造保护建筑下,建筑内部设有反射镜,将阳光反射后引导至建筑内部,并利用建筑顶部的吸收太阳能以及收集雨水,利用太阳能以及雨水顺管道下降的势能发电补充一部分的城市用电,并把雨水储藏在地下室,经过净化设备净化后用于生活用水和景观用水。
2115年10月1日,E星上第一座热核聚变反应堆在C国建成并投入使用。
2155年J国与U国先后开始设计建造大型人型机械M.F.B.M.-P,日后被简称为P-T (Personification Type),R国以及其他国家也在几年后相继开始开发自己的P-T。J国于1年后最先完成人型原型机M.D.S.(Movable Defensive System)的建造,由于没有大功率的电池供给,J国的机体高22米在开发人员内部被称为“未来决战兵器”的原型M.D.S.由巨大的电缆供给能量。在此后的小型化过程中,供能电缆的设计被保留,被用于基地内部防卫用机体的功能手段。
2160年12月7日,C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合成了的新的储能介质,并制成新型的储能罐体,从而引发了之后C国国产机器人供能系统的巨大变革。【此项技术被列为C国国家最高机密】
2175年6月,C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大型工程用机械人“鲁班”系列走下生产线。并开始全面占领国内市场。
2186年9月,C国第二代储能罐改进完成,并开始逐步替代第一代罐体。
就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到来了……
[ 本帖最后由 死猫不活 于 2007-3-31 11:0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