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鹦哥 发表于 2012-7-6 09:15:41

美国神童神话的破灭

几年来,美国媒体一直将贾斯廷·迈尔斯·查普曼奉为史无前例的神童,因为他的天才实在太罕见了。

贾斯廷1993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的一个普通家庭。很快,左邻右舍开始从年轻的母亲伊丽莎白·查普曼口中得知有关她儿子的超常之举:贾斯廷七个月就可以满地跑动,而且不久就开始识字,到两岁四个月,这个孩子就可以捧着书本琅琅诵读了。四岁那年,贾斯廷在网络上开始攻读斯坦福大学为天才少年专门开设的数学课程。从五岁半起,贾斯廷正式通过网上学校开始高中课程,并且在七岁生日之前圆满完成了学业,所有功课平均分数为3.75。对正常年龄的美国学生,这个成绩也相当理想了。

1999年,贾斯廷六岁那年,他提前开始攻读罗切斯特大学的正式课程。一年后,他在专业的学术能力测试数学部分测验中获得800分的优异成绩。7岁这年,他的智商测验得分超过298分,如此高分以前从来没有。

无论如何,这是个奇迹。创造奇迹的是年幼的贾斯廷和他精力充沛的母亲伊丽莎白·查普曼。在母亲眼里,贾斯廷是个可爱的孩子,除了智力超常,同其他孩子没有太多不同。伊丽莎白对络绎不绝登门采访的记者说,贾斯廷的超常是天生的。在他不满周岁的时候,曾送他上幼儿园,但是贾斯廷总是哭闹,后来她发现,只要给这个孩子一本书,就能换来他的满脸笑容。以后,贾斯廷的智力突飞猛进地增长。几年来,尽管因为年纪太小,无法进入中学或者大学就读,只能通过网络学习各类课程,但贾斯廷完成学业从来就不费力气。而且,据伊丽莎白说,贾斯廷同别的天才少年往往只精通一门学科的情况不同,贾斯廷在很多方面才能超常。在罗切斯特大学,他的专业是古代世界史,为此就描写特洛伊战争的古代英雄史诗《伊利亚特》撰写了洋洋洒洒的学术论文。此外,小贾斯廷还涉猎广泛,对物理、数学、电脑等专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非凡的理解力。


因天才神童而成名的伊丽莎白显然对自己的儿子疼爱有加,每每谈到贾斯廷,她总是难以掩饰做母亲的自豪和喜悦。伊丽莎白说,在生活上,贾斯廷同其他孩子没有大区别,除了不再玩小孩子喜欢的益智玩具,其他像钓鱼、游泳,贾斯廷都非常喜欢。他还非常喜欢跆拳道,而且也是一学即通,实在是罕见的聪明。现在,他最大的爱好是游泳,他希望哪天创造自由泳1500米的世界纪录。

梦想建立新世界 天才少年大雄心


天才少年贾斯廷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曾有当地媒体这样评论:贾斯廷之所以如此出名,不光因为他超常的智商。他不仅智力超群,而且有雄心,更特别的一点是,贾斯廷似乎应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这句老话,这个视爱因斯坦为楷模的少年表现出参与政治、改造社会的不凡志向。这一点,似乎更强烈地触动了崇尚个人英雄的美国社会。

为了感受贾斯廷的雄心,笔者上网浏览了一个介绍贾斯廷的网页。首页上是一幅照片,神童贾斯廷一脸灿烂的微笑,同别的孩子确无两样。

不过,区别不在笑容,而在登在网页上专门为他撰写的传记:7岁(传记写于两年前)的贾斯廷是罗切斯特大学的全读学生。如果你要问他的专业,他会告诉你,他的专业是生活的全部。因为他现在正尽可能地学习更多学科,希望更好地理解整个世界。

传记还写道:贾斯廷梦想着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世界。为此他发起了不少活动,比如取消人们对年龄的歧视以及通过人们相互的接受和感激实现世界的和平。

为了唤起人们对他倡导的活动更多的注意,贾斯廷常用的一个方式是演讲。过去一年,贾斯廷出席了美国各地许多为天才少年举办的会议,宣讲他的观点。另外一种方式是为报纸撰写专栏文章。

在这个网页上,贾斯廷还呼吁政治家们修改限制天才少年就读高等学校的有关法律。甚至同纽约州州长乔治·保陶基、纽约参议员、前第一夫人希拉里等政坛要员会面谈话时,稚气仍重的贾斯廷也带着大人的口气要求他们认真考虑修改妨碍了天才少年就学的相关法律。

贾斯廷的传记还引用了被称为美国精神之父的拉尔夫·沃尔多·爱默森的一段颇具哲理的话:“我是唯一的,但也仍然只是,一个人,我不会在所有的方面都成功,但是,我确实会在一些方面做出成就。”

这篇传记的最后,是一句非常自信的结束语:

未来,是无法预料的!

再也不想做自己 神童突然失灵气


一个天才神童必将成长为一个旷世奇才。人们期待着贾斯廷,可是,就在人们的期待之中,神童贾斯廷突然不灵了。

今年2月13日,美国《落基山新闻》刊出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贾斯廷出现了精神障碍,不仅如此,他超常的智力似乎也消失了。因为存在自己KILL自己倾向,贾斯廷的母亲伊丽莎白已经将他送往医院治疗。

《落基山新闻》刊登了医院的诊断说明的照片,上面写道,贾斯廷一天服用了超量的治疗Yao物后,情绪很不稳定,他对自己说:“我再也不想做我自己了。”

贾斯廷就诊的医院在丹佛。据这里的医生说,检查发现贾斯廷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情绪很不稳定,有自残倾向。医生随后按照治疗程序对贾斯廷进行了智力检测,认为他“大致具有人们平均的智力水平”。

据医生说,治疗过程中,贾斯廷心理状况一度很糟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贾斯廷离开医院。不过,由于怀疑伊丽莎白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对贾斯廷施加了过分的压力,才造成其精神疾病,法庭作出裁决,指定布鲁姆菲尔德县的一个养护中心暂时照顾贾斯廷的生活。

在他的新家,贾斯廷从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少年。情绪也逐步稳定下来。他现在生活在一个农场里,在当地一所学校上三年级。

贾斯廷的新家长迈克尔·格里尔斯对贾斯廷照顾得很细心,迈克尔·格里尔斯一家对他也很好。不过,他们并不把这个不到9岁的孩子当神童来养。

迈克尔·格里尔斯对前去采访的《落基山新闻》记者说,他看不出来贾斯廷具有过去报道那样超常的智力。据他观察,贾斯廷也喜欢小孩子喜欢的玩具,和其他农场孩子一样,喜欢咬手指甲。格里尔斯对记者说,他感觉贾斯廷的天才神话中藏着不可告人的谋划。

自编神话咽苦果 亲生妈妈受指控


贾斯廷神童不再神奇的消息曝光后,舆论大哗。人们提出种种问题:贾斯廷是因为出现精神疾病后失去了超常天才呢?还是从来就没有什么超人的智力?如果他根本就是一个普通孩子,那么媒体有关他超常的智商测验得分和学业成绩又是如何编造出来的?

就此,《纽约时报》3月初对贾斯廷的母亲伊丽莎白进行了采访。可能是因为孩子的疾病以及失去监护权的痛苦,伊丽莎白毫无保留地向记者坦白,贾斯廷的智商测验成绩是个骗局。

伊丽莎白说,在对贾斯廷的多次智力检测过程中,她都做了手脚。贾斯廷三岁那年,她曾为他安排了一次学前智力测验。伊丽莎白说,测验智力超群孩童的附加试题中,贾斯廷其实只会做两道,其余的就由她代劳了。在2000年4月参加的一次智商检测中,贾斯廷的确取得了高分,不过他此前曾仔细研读了检测指南,并且背记了标准答案。还有,贾斯廷在专业的学术能力测试中获得的800分的优异成绩,也不是真的,而是伊丽莎白将邻居家一个学生的成绩偷来,输入电脑成绩单的。

过去几年验证贾斯廷超常智力的专家中,有一个名叫西尔弗曼的心理学家,他对贾斯廷进行过多次检测,并向媒体大力宣传这个超常儿童。接受采访时,伊丽莎白说,西尔弗曼教授一直采用比奈-西蒙智力测验法测验贾斯廷的智力,这种测试要求家长不能对孩子进行应试辅导,但是,她其实一直在对贾斯廷进行辅导。

一脸悔恨的伊丽莎白说,过去几年,为了让贾斯廷应付各种超常孩童检测,她对孩子进行了近乎残酷的教育和培养,使孩子小小年纪承受了太大的压力。不过,伊丽莎白说,她这样做全是出于母爱。她还认为,贾斯廷小时侯确实聪明过人,作为母亲,她从内心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天才,禁不住地采取种种办法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超群的人,由着自己的情感和想象,一步步编造了一个大谎话,最后,在媒体的大肆报道下,骗局越编越大,完全失控了。

神话终于破灭。最大的受害者是“神童”贾斯廷。望子成龙的伊丽莎白因为爱而被剥夺了爱,伊丽莎白现在不仅被剥夺了监护权,当地法庭3月中旬还将就伊丽莎白监护儿子不当一事举行审判,警方将对她这样做是否犯罪进行调查,医院则建议对她进行全面的精神检查。上图为贾斯廷与妈妈在一起竟捧“天才”争造势媒体之“功”不可没贾斯廷所以越弄越神,媒体的吹捧脱不了干系。几年来,众多国内外媒体不断跟风,添油加醋,为贾斯廷的天才神话造势。笔者上网查阅,几乎找不到一篇对贾斯廷所谓超常智商提出疑问的稿件,直到这个“小神童”不堪重负,出现精神障碍而住进医院。

英国《每日电讯》2000年2月19的一则消息将贾斯廷称作美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文章记叙了不少有关贾斯廷的神奇事例。文章还援引美国一个超智发展中心负责人的话说:“他比天才还天才。或许还有别的孩子像他一样聪明,可我们仍未发现。”

贾斯廷出名后,以严谨著称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刊登了他本人撰写的文章,为他“超常的智商”做自我包装。

这篇题为《7岁上大学,冲击年龄限制》的文章说,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则,规定了社会中任何人的生活程序:一个人必须5岁进幼儿园,然后进小学、中学、大学。人的一生还有很多年龄限制。但是,“我总是以我的步调去生活。”

美国《民主人士与编年》1999年11月4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不惜笔墨描述贾斯廷的神奇智力。文章中提到,一所中学曾对贾斯廷的智商表示怀疑,希望对他进行测验,但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

其实,如果细究一下,就可能发现,贾斯廷的母亲拒绝学校测试,是因为她不敢。继续追究下去,一个神童骗局就可能提前收场。很遗憾,文章的作者沉浸于对贾斯廷智力的惊叹,而根本放弃了质疑的权利。

将于本月中旬在美国纽约州的地方法庭开庭的一场官司值得许多人关注,尤其是那些望子成龙的,把种种早期智力开发书籍奉为宝典的为人父母者。这场官司的特别之处在于,一位29岁的单身母亲受到对自己现年9岁的儿子监护不当的指控,而她涉嫌违法的根本原因只是因为她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神童”。

当然,经过调查,这场官司涉及的这名“神童”已被确认是造假造出来的,但这一“神童”神话产生的原因导致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著名的教育学家卢梭有一句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也许确有一些果实会早熟,但是,千万不要为了早摘而而大施“催熟剂”,因为这样做结果很容易伤果坏果累累;“拔苗助长”难免适得其反。

Gundaman 发表于 2012-7-6 09:35:56

可憐的孩兒,被媽利用來滿足她的慾望和虛榮心。

凯渊-卓洛 发表于 2012-7-6 10:21:44

我还以为是代笔呢

abchuai 发表于 2012-7-6 10:52:59

说起代笔只会想到教主啊

gatx_303 发表于 2012-7-6 11:02:52

我很早就觉得仲永不是不思进取,而是自己选择这么做...至少不会搞疯自己

時之幻光龍 发表于 2012-7-6 12:16:57

伊丽莎白是銀魂裡面的那個嗎~{:wdb1:}

YunishiYaen 发表于 2012-7-6 12:47:15

一般天才小时候都是很白吃的,比如爱因斯坦~

林家J寶 发表于 2012-7-6 12:49:32

哎,现在的家长都疯了,这样是母爱,那还不知道将来精神分裂要增加多少呢,所以怎么可能有智商高到那么夸张的孩子嘛,可怜了那孩子那么小就收到摧残

多谢招待 发表于 2012-7-6 15:36:39

情商高才是硬道理,某些人太迷信智商了(才不是因为我智商低才这么说的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神童神话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