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 Frame的武器与最终装甲具有了燃料供给以外的完整机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在此状态下行动,并且成功地将MS对外装甲类外壳的依存性转移到骨架之上,可以说这一设计完美的将装甲与内部结构分离开来。也就是说,本机不会像OZ的现役机种一般因外部装甲的损坏而无法正常运转,毫不夸张地说,即使是在失去了90%装甲片的情况下仍能继续进行战斗活动。就这一点而言,Zero Frame可能已经凌驾于托鲁杰斯之上,而且,这一性能甚至是在装备了比单机托鲁杰斯更多的武器、外装及装甲等前提下得出的。
在这段时期,由于Zero Frame的躯干采用了性能和潜力均优于托鲁杰斯的新材料高达尼姆合金,强度方面能够胜任实战的需要。但是另一方面,“人类无法控制的机动兵器”这一托鲁杰斯的缺陷在本机有着更为严重的表现,正因如此,开发者们将本机封存了起来。实际上问题在于囊括了全部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虽然也为此设计了系统的原型,不过那终究是依托于后世技术发展的权宜之计,目前是不可能完成的。当然,本机强大的威力所造成的威胁也是他们将其封存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是,五位科学家此后却也分别独自开发出了五台“高达”。
WING GUNDAM ZERO
进入A.C.(After Colony)纪年,MS原本是殖民卫星建设时期开发出来的工程用有动力宇航服,带有工程用机械臂的有人驾驶式工程用机器全名为MOBILE Suit(Manipulatable Order Build and Industrial Labors Extended Suit=附可动肢建设及工业劳动用扩充型宇航服)。MS像现在这样以巨大“人型兵器”的形式的出现,是罗姆菲勒财团参与MS开发并且成立OZ以后的事情。巨大“人型机动机器”的提案也曾几度被提上议事桌,通过殖民卫星建设用MS的开发,技术层面完全存在实现的可能,可是对“它”存在的必要性有着一定的争议,而且在这一政治状况下,主要问题是它作为商品却没有流通的“市场”。但是,罗姆菲勒财团以“开拓市场”为由参与之后,状况完全的改变了。
仅过大量的试验,可成为现代MS始祖的“托鲁杰斯”开发了出来。可是追求将各种机能发挥至极限的托鲁杰斯,作为兵器却有着天大的破绽:他的机动性与运动性超出了人类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
虽然托鲁杰斯的开发以数机用的零件和一台试验机的完成而告终,但开发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新技术却由此广泛的开始投入使用,依托鲁杰斯的量产型“利奥”为起始,OZ建立起了其MS体系。在这一阶段,托鲁杰斯开发部的主要成员却已经脱离了OZ,其原因在于他们并非为了联合或是财团的方针而开发兵器型的MS,而是为了创造出自己理想中的MS而参与这一项目的
脱离了OZ的这些技术人员为了开发出超越托鲁杰斯的机体,深入谈论了托鲁杰斯的机能和构造,开始了理想MS基本构造的研究。虽然也附加了武器系统,但他们打算制造出的是MS最纯粹的形态。就这样,具备了足以匹敌托鲁杰斯机能的新机体的关键所在就是“Zero 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