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月神侠 于 2009-10-5 01:11 编辑 $ B% o: B/ o+ ^3 I: Z V6 w2 ?: C
) K9 n5 X( P8 C) Y8 H$ }Dirt_2_USA_PSP-pSyPSP[PSPUMD]《 尘 土 飞 扬 2 》(美版)[258MB][ULUS-10471|7ADAB2DAB8373C62|0001|G](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EDITION); [+ K' C3 w8 j5 A4 f
4 U7 t- E) n# k& u
《尘土飞扬2》(DIRT 2)(ULUS-10471|7ADAB2DAB8373C62|0001|G)
( Q+ i. s$ t& {: E: j; O; n* e! G. Y. B! o) N
游戏名称:尘土飞扬2 / 科林·麦克雷:尘土飞扬2 / 科林麦克雷:尘埃2 / 越野精英赛:大地长征26 ~. p3 N' S' _, E0 }: F
英文名称:Dirt 2(Colin McRae: DiRT 2)( D% B8 W- G0 t, Y+ w
制作厂商:Codemasters Software Company Limited.& z5 A% f8 M6 I- K5 k. U
代理发行:Codemasters Software Company Limited.& p0 `! G) ]! g/ q% r# n1 u
游戏类型:RAC - Race Game(竞速赛车游戏)
2 E: ?) A/ V, P% P载体容量:UMD×1
1 G+ H2 d$ m; K" h4 ~7 V对应主机:Play Station Portable / Play Station 3 / XBOX 360 / PC DVD-ROM / Nintendo Wii / Nintendo Dual Screen
z4 p5 I: h, p语言版本:英文(美版)4 ~8 x5 b2 c) s* ^
发行日期:2009年09月08日(PSP美版)8 P) L6 H( y+ n; C3 g9 l/ N. c: Q
参考价格:$:29.99美元
$ e. T+ W$ Y p8 i H* Y( J官方网站:; O9 H. G; [! k
http://www.dirt2game.com/#/us/game/race-disciplines/( Y2 D! e+ @' o
http://www.codemasters.com/games/index.php?gameid=2998&territory=EnglishUSA j; Q( _! y* R1 @% |
━━━━━━━━━━━━━━━━━━━━━━ - c1 u4 W f! g
- M2 ?8 w1 ~7 N' Z) q: @游戏简介:(以下内容出自“《游戏机实用技术》2009.8A ”)0 ]; Z; G% u/ `- Z+ R% [
游戏开发商Codemasters制作的赛车游戏一直代表着业界最高水平。而由它制作的“《科林·麦克雷》系列”作品于1998年诞生,如今已有十余年历史。2007年9月科林·麦克雷先生不幸辞世,以他为代言的系列拉力赛车作品更名为“《尘土飞扬》(Dirt)”,登陆次世代的第一作拥有赏心悦目的画面并延续了系列的优秀系统和手感。如今,重生的经典拉力赛车作品最新作《尘土飞扬2》(Dirt 2)即将面世!本作将是前作的正统续作,游戏依然将以充满激情和爽快感的野外拉力为核心。续作除了在画面和物理特效等方面将比前作有所飞跃以外,还将增加支持多人对战的在线联机模式以及供车迷们交流的社区要素。
/ ~! G- p* Q+ h# P# Z: F6 B+ A; l9 y4 _
另外请各位玩家注意,欧洲地区仍旧保持着:《科林·麦克雷:尘土飞扬》(Colin McRae: Dirt 2)这样的名称,在欧洲以外北美地区的版本则彻底更名为:《尘土飞扬2》(Dirt 2)。 ' a8 p! k3 V& @( L0 ^( Q
% I* J& ?, A6 Y4 }+ t8 v
一、极限运动姿态的超时赛!+ f8 @) f A5 F% n
拉力赛与其他公路、赛道为主的赛车游戏的最大不同当然就是游戏的主题───赛(Off-Road Racing)。Codemasters工作室的招牌性标语就是“极限运动姿态的越野赛”(Off-Road Racing with Extreme Sports Attitude),这也是本作18个月的开发时间中一直贯彻的制作理念。从游戏中我们能体验到游戏与《GT赛车》的“小资”情调完全不同的风格───狂哀、奔放、自由。从游戏的名称“泥土”(Dirt)中我们就可一目了然,大颗粒、粗线条是游戏的整体氛围,但是游戏张狂的粗线条下却拥有值得称赞的细节!
2 d& k6 R" e+ m& u. l- G0 x8 b
3 f' P4 @/ J! A! i/ Y: e; v二、全新感觉的赛道:更大、更好、更极端!) e$ Z9 e7 L9 O
游戏在继承系列前作“越野”精神的基础上,增加了与传统越野赛事不同的全新内容。目前放出的情报看,本作将一部分焦点从越野拉力竞赛转向人工场地化的极限运动上,这也是目前世界拉力赛的一个大方向。此转变在本作的场地选择上有非常显著的表现,包括伦敦巴特西发电所(London’s Battersea Power Station)和虚构出的洛杉矶郊区复杂的宽敞赛道将是本作标志性的场景,前者更是有如皇冠上的宝珠一样的地位,完全衬托出本作场景制作的目标:更大、更好、更极端。
, e. i9 L% U. e8 }
0 r: T B+ T) D, y2 Q: Y三、相同车辆对不同地形的应对是车手最大的考验!- u$ B: v& Y: K' T: _4 T
和系列作品相似,在单圈的赛道中,玩家会经历多种地形的混合路面,包括平坦的柏油路、沙砾、松泥土甚至两英尺深的水洼(相当于60厘米)。当玩家驾驶赛车通过 不同的地形时,操作感的变化将列加明显,因车体即时运转情况的变化导致的操作变更非常考验玩家的技术,手柄的振动效果也会有明显不同,从而为玩家增加真实感。 6 _) m# U2 `+ b, S* g
; x: {. p" g3 U% r+ j新作和《起跑线》一样使用了Codemasters自己开发的Ego引擎*(※该Ego引擎起源于一代《尘土飞扬》中使用的Neon引擎,是Neon的进化版。而两者都是由SCE的跨平台引擎Phyre Englne发展而来的,经过Codemasters的全力改造,从而更适合表现赛车游戏。使用Phyre Englne制作的游戏非常多,PS3游戏《花》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
6 V% i' y& [6 P( R0 `% @! ]5 `* Z6 H# N( `: G
在制作人演示中,我们可以看到游戏引擎的最新效果。泥和水是越野赛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元素。全新的引擎表现出车轮摩擦地面卷起细小沙石的效果,车尾的滚滚浓烟和灰尘也质感十足。水的效果在本作中更是有了长足进步,在车辆驶过水洼时水面泛起的涟漪非常逼真,其他车辆再次经过时水花的叠加效果也会呈现出来,车辆经过水洼时还会在车身上留下泥水的印迹,如果使用车内视角,会看到溅起的水花疯狂喷涌到挡风玻璃之上,视野变得扭曲、模糊,详刷快速刷动,一小段时间后才能重新看清赛道。 1 W" m' x8 d6 e3 g& d" \4 C
1 y+ h, p2 }+ t6 O) o四、更逼真的物理模拟:) U- T' A5 ^! p
赛车游戏的手感是与画面感觉同等重要的部分,本作加强了车体重量感,与系列前作直接计算整个车体的重量不同,新作的实际游戏运算中,根据车辆的不同状态和牵引情况将重量分配到四个轮子上。车体损坏系统也仍旧优秀,除了车体金属的弯折、破损之外,车爆胎后瘪下去的效果也尽显无疑。而车体损坏系统也是重中之重,破坏的不光光是外表,对机车的实际行驶情况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 K: L. u/ _5 B3 e7 [4 X( p9 j/ C. V* k8 x9 i% O" T
五、与《起跑点》的融合:3 p* N) G4 \ D- u
同小组的《极速赛车手:起跑点》(Race Driver: grid)是以公路、赛道赛为主的同引擎作品。《尘土飞扬2》自然会沿用《起跑点》的一些优秀设定,将被以后的赛车游戏大肆使用的“时间倒回”功能自然不会在本作中缺席。前作《尘土飞扬》中没有玩家与玩家直接对战的模式,只有建成房间、一同开始比赛、单人在赛道上飞驰、最后统计时间分出优胜的线上模式。新作会延续《起跑点》中更火爆的线上对战模式,玩家可以与世界各地的朋友一同在赛道中并肩行驶,碰撞出激情四射的火花。 / |. ]7 I) S( o% ~6 k. Z; J
4 k! ~+ ^# n/ ~; d- z" V: I, ?) o
本次预定推出的赛车新作《尘土飞扬2》(Dirt2)目前预定2009年9月份在北美地区发售。游戏版预计将会推出包括:PS3、PSP、XBOX 360、PC、Wii和NDS等在内的全平台主机。对于喜欢《尘土飞扬》系列和动作游戏的新老玩家们不可错过本作。
) }& i: V8 z$ R; D游戏画面:(PICTURE×25) ; S! u3 ^1 w. z
5 e. e" V e( ~3 r- r# Z" ~8 _' k2 H. Z$ R5 Z8 W% Y4 ?" I
" Q$ K4 A8 Y+ _* m" _% z, ~
% j$ }+ U/ }- ^, x
, O! c7 v9 L2 k& r/ p0 V6 |! i( p2 O, s: Y' l" `, L8 Y
2 _' x6 g5 a$ u6 @$ }
6 R! d6 L+ ]2 N! E( u9 | a0 X4 l3 \! P8 `' \) K% Y
# y0 t( b0 s' k2 ~ * M3 s5 J) ]) }7 ]! \( k
7 v8 l8 }- x* ]; y' N+ _+ D& l8 _
+ D. G( F( S/ n3 G3 z. U9 b* P0 ?0 V- ^2 @# v$ |
E8 O6 m. C4 w' p3 G( ^$ ~( D* ?- _6 d; E9 |* Z! e- S( C
- y$ a2 W3 T- D) r; e9 q
1 s- B+ x" i& y3 r 5 x3 p, t0 t; J+ z: e+ H
* M, z. [6 f/ v) f6 e' d$ h
8 f5 [1 H# u) N0 c- k) ~4 b
S0 X3 c1 U( s9 k! Q" ^8 t: y 7 K7 G4 ]: W% _" {9 M6 x
& u0 {0 w9 R: P' ^; q
* O# g0 p7 }( b
: A4 D( b7 x# r! q6 j" N x
. y( z2 o/ [ f8 m
' a% A, P1 c* R
% L4 L. N. o* }7 x9 H( m4 t
) e, ]( ~0 M0 ?
* k& D' i; O* a( s" h* J# p" X
4 s9 L$ s5 {' F5 F5 b. }7 a- ?6 J
0 K" `5 r+ E1 W7 l Y
7 V0 I% I8 Q& G$ B $ A/ ^/ H; I2 ], `6 w
; C% B0 |+ |- r/ E8 K
5 I" P2 ~ W3 Q: d1 B6 k' r* P6 w) B$ ~
z1 Y9 q3 @& o1 g L
" {7 T# |0 l j+ [# {3 Y
' H4 t# ^" a9 Q% [
0 @% ^ |5 g: q0 u. W3 x5 O
; X2 B% Q/ U( Y6 E
9 F; i+ |; ]! ]- J4 X. p8 Y
. R% K R# w6 y6 t: c) J6 {/ g$ r( i- _ s9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