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 BBS 壬天堂世界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资料集合
查看: 8240|回复: 0
收起左侧

【资料】Tactics Ogre外传:The Knight Of Lodis回顾(经授权刊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0 04: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文经火花天龙剑授权刊登。版权所有物,严禁转载!* m+ G' [' \2 n; W- [) J1 C6 {% c
■■■┅┅┅┅┅┅┅┅┅┅┅┅┅┅┅┅┅┅★☆
! k: D, k0 o: O  C- v■○→原作者:拖把
1 O: v& z. L; {+ k; |3 j■◇→出 处:<游戏机实用技术>
' g2 r- h( c* m* `; R9 W■■■┅┅┅┅┅┅┅┅┅┅┅┅┅┅┅┅┅┅★☆9 l- J1 v6 L% `# @$ V

+ \! U8 m" w/ X& _+ J2 ]9 f
! X; w5 ?( B! [! T9 K1 ?1 L' lTacticsOgre外传回顾* w& d% H: X) F6 I7 y

) ^8 ]7 w5 F, n. H/ q7 b, U
+ o- l% X4 N/ P, f' |( GI.发售前后的小小杂音
# X$ \4 N( A# m9 J5 L  S  i/ a……$ J. B; ]# U& b; @, n
<The March of the Black queen>
$ W- B& ]6 L% w, x<Let us Cling together>
! L+ Y( u! p" \/ W<Person of Lordly Calibur>
3 J1 L3 R, Q6 q. O' r. Q9 i' C3 n4 @4 B: i
正在OB系列的死忠们猜测着预定公布于新生掌机GameBoyAdvance上的OB系列新作到底会以Queen的哪一部作品名称为副标题时,Quest却让他们扶了扶眼镜
# x8 A; g" T! ]) z" G/ @4 u6 P- y/ z9 H! p1 V; X
2001年6月21日,《Tactics Ogre 外传-Knight of Lodis》正式发售。
  S4 E& e; M+ P( r3 V- G: @+ Q. @8 [2 E' f& O
小小的不快再次提醒人们:松野已经走了,而这也并非OB系列正统续作,仅仅是一部外传而已。
4 p& y% ~+ g! t5 y8 O! V4 [' V" S" C! B3 a( a$ B1 y0 O
名叫阿尔丰斯·雷艾尔的黑发骑士,成为了本作的主角;从发售之前的公式设定中,人们没有了解到任何东西;而在游戏的初始,玩家对这位或许是原创的主角也并未有多大疑问——除了在设定角色时,少数注意到那默认地龙之月2月15日生日的细心人吧。
. x8 p7 A& \( B: F# m! S4 U2 D而不久以后人们便了解了这个主角的真正身份:年轻的黑发骑士正是TacticsOgre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暗黑骑士兰斯洛特·塔尔塔罗斯。
( }& p  _. e6 x" B0 j+ M$ l- @6 Q' |: \- F' u) V* ~
洛迪斯教国属国法利斯公国圣炎骑士团见习骑士阿尔丰斯·雷艾尔受命踏上异国土地的同时受到了雇佣兵的狙击,除了佣兵们的刀剑外,相当音量的批评声同时搅扰着异国的骑士们。
+ ?" q& L# ]) I4 b* U  g
9 C0 M6 k7 y: }- G9 I& N而为首的基本是这两种声音:
: J( h4 b6 O" q7 R8 `
% e  h! Z( Q4 l. Q/ ]! x2 ^5 s--“WT槽在哪里?”
8 P0 o( E$ w9 {+ m+ [; n5 u
# S# a- L6 v, f% ^; u# w9 L是的,这便是这一作为人最先诟病之处:将WT行动制改成了回合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职业平衡的部分丧失,某些TO中拥有高超的行动能力而受重视的兵种在外传中彻底失去存在意义,被单纯的强战斗力职业取代,而间接导致了战术变化性的缺失。$ Z3 v; R; y' ~1 A) I/ o$ L/ `9 _' g
# A, j2 d4 N8 U7 W
围绕这一条的争论实在太多了,我却并不反对这一条的改变--如果保留WT制,把GBA拿出去玩,紧急时刻需要立即中断却碰到超高行动力的敌人在得意地行动,大概会很尴尬吧。) |5 b9 ~5 H  @3 |6 V: S+ z* x
5 _- J' `# W) x" Y: e2 W9 m
--“为什么总有慢动作?”
, c/ w2 [4 w1 s$ r7 M3 Z! {* ~" p/ {, H
这一条是后来很有分量的意见的前身:战斗节奏偏慢。但实际观察,除了各角色的擅长武器攻击动作太花哨,一般的攻击动作并不能算是拖泥带水,而导致战斗节奏拖慢的另一个缘故大概就是这个了:同画面内数量角色增加到一个程度,画面便出现严重的延迟现象。
- w+ |+ T% C  [2 d) M, R或许是作为GBA首发阵容作品,Quest未能完全掌握新平台性能吧。但与性能相近的SFC上流畅的TO比较,Quest技术衰微,倒好象确乎是事实了。 8 p& |) \5 [& a8 }
* [0 D7 U2 M' }. T5 y
抱怨归抱怨,TO外传还是相当受到欢迎的。其最大的原因,应该是一眼看上去让TO的FANS具有最大的亲切感吧。但一段时间后,人们便发现:即使TO外传和TO很像,但玩过TO的,对外传的系统却并不一定能立刻接受,因为它们从骨子里根本是两种不同的理念。不妨来看一下TO外传的系统。$ p- ?- J+ T) G- W% G- @
4 j1 ]( e$ O2 ]+ ^6 T4 r
II.系统与职业
! |7 g* y4 c/ R, s/ ]
! n) o0 h8 d- W+ C! Z外传中,出现了名为“勋章”的新系统,并且这个系统与转职系统关联:特定的职业必须拥有特定的勋章方可转职,如转职剑圣需要的“皆传の书”,需要连续三次回避对手攻击取得;而转职魔女需要的“子恶魔のささやき”,则需由女性角色说得敌方男性角色才能取得。" W9 C% y( [, e
勋章是让人很有投入感的一个系统,部分的勋章有增加能力的作用。在培养强力人物的过程中是大幅度提升能力的选择。8 j1 A: w% }" V, ]
而在获得这些勋章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时间的先后,这就代表可玩时间的不断延长,试举一例:勋章“鬼神”,取得方法为除必杀技外,物理攻击一击予对手以200以上伤害$ V5 p' l* @# l! T' |& \
而鬼神的效果是STR+30 INT-30,但INT-30对于INT本来便不很高的物理攻击人物实在是很吃亏的效果,若LV1便取得鬼神,则LV1soilder12INT也只扣到零而已,相对INT30以上算是赚了18INT。但LV1的角色要取得鬼神,必须有相当强力的武器,对追求完美的玩家,唯一的选择是在游戏的中后期重新雇佣培养人物,无疑,这样的手段再一次延长了游戏的寿命。5 p, G# {" o4 J, j
8 i' m: }- i5 {- P1 h4 x
又如STR+20的“百人长”须以一己之力击败版面上所有敌人,又从另一个角度减慢了游戏的攻略速度,也使玩家愈来愈注重野外战斗的进行。
/ u2 V/ f' b; m' {# a5 G: O
- F% F* ]7 |7 [所以,TO外传的剧情流程相当短,但游戏时间却可以很长,有相当部分是拜这个系统所赐。
/ u# e; ]) `' a4 ?' b- V& E! _4 y9 M9 f/ a3 d) @
外传的第二个新系统,便是QUEST MODE:在战场上获得相关书籍后,可以在标题画面进入QUEST MODE,由前到后可以取得《ヌーミダ风土记》、《ティネア传承觉书》、《地底探索》、《バトラール年代记》以及最后的《冰土の地质学》。不同级别的Quest Mode可以获得不同的物品和赏金,以及各种强力装备,甚至包括游戏可习得之三种必杀技中的弓、木仓两种。很明显,要获得珍贵物品和技能,QuestMode是不可错过的模式。
* O& x9 R3 P6 u显然,和游戏短促的流程相比,Quest显然是在“搜集”这盒N氏掌机的万金油上下足了功夫,不得不承认,勋章多样化的取得方式将游戏的边缘乐趣大大提高:为了获得全勋章,野外战及训练战成为了游戏不可缺少的一环,确实是很高明的游戏长寿法。+ f/ Y( [' b% w3 ?: k' K
而全男性职业转职要求的“レリクスの纹章”,全女性职业转职必要的“リプルの纹章”,以及全龙系转职必要的圣龙の纹章,也成为游戏中最大的挑战之一。
( \$ B3 j' v# `* Z当然,也成为了磨时间的资本。(笑)4 D* i2 _$ d1 z6 \, I) R
1 k3 c. D9 M8 |* p
至于QuestMode,其存在的意义就如PC上著名的《Diablo ii》中的MF——可以反复进入,反复取得的特征,以及对类似于赌徒心理的把握——你并不知道下一次MF是否会出些你急着想看到的好东西,但对那未来的下一次永远会抱有希望。; I* i3 W4 u7 I0 w" b2 W* b; w

2 T" k5 E- o) @( C( l) I: Z外传刚推出那段时间,一直在日本OB站点Ogre Not Official Fan Page <http://minic.com/ogre/>上搜寻信息。无意间某次看见一篇询问关于各人最终战队伍组成的帖子,看过去,看过来,所有的人都在用那几个角色,都在用那几个职业,这让我很惊讶,回头一想,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外传对职业平衡度的设定有相当的问题。而这与其游戏细节上的一些设定有相当程度的关联。# f" Y% B1 I5 E' O* w) q! W
6 }4 X! a) ?; Q/ `. F% ~# Y
首先很明显的一点便是:外传里似乎都很抗打,双方互殴数回合却平安无事,在TO中挨几下血便见底的日子是真的过去了,在大部分的地图中,我方又都是处于低势地形,弓手的地位马上由TO中的镇家之宝变成了可有可无。而最高攻击力的弓也堪堪与一把普通肉搏武器的威力相比。而弓手这个职业的成长又不尽人意,不客气地说,一个专业的弓手在队伍中几乎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P2 _: s1 s+ t* C! I! }

! C4 R6 }: U7 U+ _1 j6 j0 @二刀流的取消,使得TO中的重要职业忍者一没而入氓氓,虽然拥有最高的AGI成长率,拥有相当高的格挡率和回避率,但由于WT的取消,以及抗击打能力的普遍增强,除了作为过渡职业外,亦变得可有可无。
4 ~1 S9 v. c  {* G
! k# W6 ~( \8 L" R* b' l
- [* ]2 w3 w- t3 u. B. C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后期出场的几个特殊魔法人物的强力成长和特技,使他们可以完全作为队伍中的常驻人员,而剩余的几个位置,精心培养,肉搏系最强的龙骑士和剑圣不可或缺,而很多被忽略的职业甚至一直都没有出场机会。1 {7 J6 z$ D6 K+ X: {( U

* R5 c6 P, u, {" ^, {而平日在战棋游戏中几乎是作为忌讳存在的“最强职业”却真的出现了:巫妖(Lich),天生物理RES30%,稍微有些了解的玩家基本都可以知道怎么制造出一个拥有最强防御的Lich,在此笔者就不再赘述。
7 _  @* D; ^$ w6 k4 G
1 z+ l4 o" f) b# f" [) F7 b% l当一个战棋游戏同时有相当数量的被忽视职业和任何一个无敌职业的存在时,其平衡度便相当值得质疑了。4 |, ?( ?7 y  y" W4 f% i0 r7 P

: \$ x) f- D' G) H3 t& \事实上,TO外传要PASS的难度相当低,所用时间也相当少,而取代原本的职业调整考虑的,是如何获得勋章和如何搜集武器。
$ j; M3 a7 }' v* @  a
/ g) [. m; z: J& n+ f些许得,些许失,亦不算无所得矣。
  E4 q0 }& F3 R- H" _! t1 G
) a% x8 v; G3 _# SIII.那传说中的人们* N' G2 Q+ Q6 n; s

& Q$ z" ]# ~  FTO外传将主人公设定为TO中很有人气的暗黑骑士兰斯洛特·塔尔塔罗斯,本意该是籍外传对洛迪斯教国及暗之兰斯洛特的过去作一个补充性阐释,以满足TO玩家进一步的好奇心,并让玩家了解兰斯洛特·塔尔塔罗斯成为暗黑骑士之前的故事,换句话说:是如何成为暗黑骑士。然而由当时TO外传的剧情完结后,Ogrebattle主题论坛的持续讨论来看,这个疑问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其一是因为女主角艾蕾诺娅·奥利亚特的设定和事件实在是相当突兀。其二,是剧情流程的过短和过于单薄,使创作者没有能力将他塑造成另一个德尼姆或是维斯或是卡秋娅——换句话说:在剧情的交待上并没有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阿尔丰斯·雷艾尔几乎是被半强制性地换上了一张兰斯洛特·塔尔塔罗斯的脸。$ O1 U: ~; ~! ?# W9 k% ]' N- V
# A6 H: e3 X2 A! b9 p  s/ h
直到最终将圣木仓呈于洛迪斯教廷,向教皇报上自己的姓名时,爆机的玩家方才发现:原来手中那款游戏的主角就是那传说中的暗黑骑士。而却仍然对“如何变成暗黑骑士”毫无头绪。剧情完全不能展开,实在是相当地遗憾。Quest 之式微,继OB64后又在此作得以见。3 z1 l" j0 t" q* j/ v' A  V

( z1 L: X+ l7 s: s' O1 q阿尔丰斯的设定不算成功,艾蕾诺娅的设定亦不算成功,但外传还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
8 w1 ]  ~* S7 u3 |. i* H  v& j3 ]
0 T4 Y! c) k6 Y' @! U2 I: l  \+ x“教皇之手”茜碧拉·阿琳达便是这样的人物之一。
% j$ {. [$ g3 ]& _. v! z! [' q) l; E3 x' r0 s3 j7 s# P: [
在雷克多与阿尔丰斯绝裂时,是她斩钉截铁地告诉消沉的阿尔丰斯“走自己该走的路,并负起自己该负的责任。”
2 V; Y4 s9 V- d# t0 N6 y/ X. O7 \, M0 n$ O
或许初上岛时被敌人首领轻视成小杂鱼的黑发骑士,就是在与她同行的过程中沾染了那份霸气和坚强吧。( g* y4 M% c9 {: `4 O, v

& T- t' d) _: |& Y) b6 f而召唤士艾里克和巫女尤菲尔这对父女的遭遇,让人不由得想起那个著名的残酷问题:
! \5 b7 K/ ]0 Z7 T/ q2 a& Z& T: Y0 D4 u
妻子和女儿同时落水,会先救哪一个?: j2 N8 U0 K2 p% M; ~

% i5 i& S1 O2 i, S2 K9 ^+ k- A虽然问题的情况稍微有些变化:艾里克的妻子在洛迪斯的侵略后丧生。但出于对妻子和女儿同等的爱,艾里克以他的绝望方式——将妻子的灵魂置入女儿的身体内——作出险些酿成大错的回答。而玩到这里的朋友,如果想起那个问题,又会作何回答?或许也只有各位玩家在内心独自斟酌罢。/ g  X: A! D' U( ?/ F+ \) r
  P5 E8 Q9 y" b+ }! J. D
IV关于两个结局的一些疑惑, |* ^: W8 N6 ^0 J, i! Q" n6 H
* P  c; j/ q6 V5 t' C
TO外传的路线并不复杂,只有A、B两条,然而这两条路线有着迥异的结局,若是A路线,则艾蕾诺雅会与坠天使一起人间蒸发-_-,而失落的阿尔丰斯与茜碧拉回到洛迪斯,呈上圣木仓,自此以兰斯洛特·塔尔塔罗斯为名;而B路线结局,则是两小无猜一起手拉手跑去山林隐居-_-。
0 l6 x) d# k! L6 ~* \/ A& X0 _4 J- T这两个结局的相差如此太大,而在TO已先定下结局的前提下,出现B路线的结局的确令人疑惑。但这也给了人一个暗示:B结局可以作为一种有偏差的,“野史”类的记载,但A结局是否亦可如是观之?- b: T5 c; o! F  x# p+ V

# @! y0 d3 R9 v8 eA结局,黑发的骑士奉上圣木仓后为教皇赐名兰斯洛特,似乎是很完美的传说,但作为一个外传,是否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真实待考的野史来看?流传着的千百个故事可以叙说兰斯洛特·塔尔塔罗斯的不同经历,而真相始终不为人知?
9 V6 f9 V9 ]7 Y! P
% s! }' [3 N5 m# v, c6 j) p% ~抑或只是笔者个人的猜测?很难说,我们姑且就认为——A路线的结局的确是可以作为一种考证史料来记载,而只有B结局才是真正的野史传说吧。! d5 _  n0 C9 @, u' d! ]9 E% Q" w
, X) i  ~, A0 R$ j6 w1 D0 C: J+ U

# w( w! I4 O( Q  H. W' w0 [$ q
4 l4 i2 A) M$ t# H5 P; V  uV或许算是剧情评价& s6 W+ P" w1 l3 w0 P( s  B/ C, Z" L7 N

9 D5 U' G& m' z* j' p……
* P+ R, f. V; C这些- ?! _7 S# X& e
就是万物的起源& D  `) R" P. `$ Q# n

  H$ s, w/ L, M* q6 K; _深埋根须的大地3 S0 H- [! ]- ^: f
自源头喷溅而出之泉水0 s4 ^& {* b5 \9 H# P
伟大的风灵之手
1 ?- Q: Q, w4 T) P以及太阳的炽炎; v( {% g. [: H  D$ ^/ t. U% _
……
6 K7 t) T) L) i  ?8 |' C
: I- j3 ^1 o: Y& `! k9 |  \2 N- v简短的OP将洛迪斯的教化史娓娓道来:以天父费拉哈为绝对神的洛迪斯教国籍布教之名,向各国进行侵略,已然数十年。和一般的殖民行为不同,洛迪斯并不剥夺被占领国的自主权,而让它们成为其属国,在这些从属国国内发生动乱时,更给予人力和物力的支援……外传的故事,正是自洛迪斯属国之一法利斯公国圣炎骑士团在这种背景下出征奥依斯岛开始。, l/ T" q1 f" D% U$ q* j, r
: N5 |8 A: J1 w- R( m
进入奥依斯岛的年轻骑士遭遇了很多事:从负命而来到与朋友决裂,从一无所知到卷入围绕着圣木仓展开的层层阴谋,由人间的恩怨直到击败操纵一切的暗天使,直至最后与坠天使夏巴尔的决战。
5 I2 a2 J. M/ L$ L  [& K+ j3 A" G- s1 U* d/ g2 w! A9 D
剧情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分叉,线络很清晰,一战一战一战一战不断胜利下去,好吧,我是最后的胜利者……但……  L  I) d- T& Q
, W7 ^. |% z7 e0 y( l! v. ]
这真的是是TO么?, g8 C6 o( p6 o$ o0 }0 x
3 `% D7 S$ \5 T
无论如何,万莱利亚人是万莱利亚人,洛迪斯人是洛迪斯人。但多年后那孤独的万莱利亚少年在现世的旋涡中沉浮,而洛迪斯的年轻骑士却陷入了和坠天使不知所谓的大战:外传的故事不是一个烂剧本,然而它却不是一个适合“TacticsOgre的外传”这个身份的剧本。
+ w* h$ ~% l; J  l# s7 C2 C/ |2 P
松野的TO卷起的是民族恩怨的旋涡;拉努格尔斯人,法利斯人和洛迪斯人却是在为某个确定的存在物展开争夺--勉强要说的话,编剧的想象力实在被宝物至上论束缚了很多--“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这个剧本似乎是没明白这个道理……) V- c7 ^! t$ }$ g9 {# ~- ]
1 ]( T% `, n- K& T8 A
过于注重点的描写而忽略面的描写,整体便会被切割成零落的碎片,此间的分寸把握,TO抓住了,外传却确是犯了偏颇于点的失误,结果,群体的战争变成了个人为中心的小小战役,年轻的骑士阿尔丰斯进行着RPG式的冒险:外传或许能成为一个不错的RPG,但TO的名头,对它来说,实在太巨大了。% y, ^% r+ v0 h7 h. G
- ]8 z' @1 O2 e% Z; `
围绕着圣木仓的争夺,或许对诺利斯·巴特拉尔而言,是为了不再像无能的兄弟一样,继续被洛迪斯耻辱地统治;而或许对法利斯公爵也有相同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编剧者又或许是想重新制造一场万莱利亚之战,而让玩家站在洛迪斯一面,站在镇压一面,再次站在自己的正义那一面--抱歉,也许我很难脱下标有“TacticsOgre'的太阳镜去对外传指手画脚了,而从那个角度看,的确是再自然不过。( z5 ]  k3 ^2 i0 X: S9 f  p
* [2 f' w) n4 U% X) O  b" b
然而我看到了什么?& U7 l2 T/ i5 ^# o/ c9 ]7 ]6 u
5 x! l" }3 k4 _) ^$ u
我看到勇者;我看到世界被神的慈爱拯救;我看到圣木仓的光芒前倒下的传统型野心家巴特拉尔,即使死前有所言说,也只被人当作临终呓语;我还看到坠天使黑白羽翼轻描淡写拂去历史的厚积,将现世的东西扯入光怪陆离的混乱异空间。
5 n8 n' S1 ?: @; h3 }5 ^
0 _6 S: A) l1 ^# }7 R- Q/ W  t哈,够了。' Y3 N6 @* L" m, u8 C! y3 }

& Z6 j, @- O' F1 |' b  sVI尾声* U% f% z4 {6 Z+ `. E: {0 |

& O6 z( |8 C# D" A, D( i6 ZTacticsOgre外传,作为Quest在松野泰己离去后的又一部Ogrebattle作品,并作为主流掌机上的首部作品,与另两部非松野作的OB作品相比,在市场成绩上可以算是幸运多了。但松野离去后凸显出来的剧本松散落俗,人物黯淡无光的事实,却非销量所能掩藏。商业上,或许它是个成功者,也许更是个不错的游戏,但放到OB整个系列中,却仍然让人叹上一口气,哀叹皇骑已不复皇骑。' j3 A! Z2 o, ^. Q5 S' m8 w. _
; ~1 o+ c' l( t3 m0 b8 s
幸运的是,如今塞缇基内亚神话的版权已归新生的S·E所有,松野曾为之执著的梦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4 e) E9 @9 b  t7 h
6 b1 W6 m6 A' u) P# o: M4 ~3 [
那么,下一个梦,会是什么颜色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Nw壬天堂世界 ( 京ICP备0502208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1397号 )

GMT+8, 2025-10-7 18:59 , Processed in 0.02154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