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月神侠 于 2010-5-7 13:40 编辑
4 ?5 e( E/ d9 Y- y0 E4 B/ k. i4 @0 ?$ V2 n+ `- D
ARMORED_CORE_LAST_RAVEN_Portable_USA_PSN_PSP-NRP[PSN]《 装 甲 核 心 - 最 后 的 佣 兵 携 带 版 》(美版)[735MB][NPUH-10024|0DBEC9CFC4F9CF74|0001|G](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EDITION), f* n* j6 X6 {! u& O9 b' V
# c+ ^5 F2 ?# e# N6 @《装甲核心 最后的佣兵携带版》(ARMORED CORE LAST RAVEN PORTABLE)(NPUH-10024|0DBEC9CFC4F9CF74|0001|G)
! j6 G2 w0 W: L
% v( F7 g c A" v0 T# t6 u游戏名称:装甲核心:最后的佣兵携带版 / 装甲核心:最后的佣兵便携版 / 机战佣兵:最终的佣兵携带版' f" x2 D* q/ {" @1 h2 r
英文名称:Armored Core: Last Raven Portable
. b2 C4 ?+ F) E( x5 p9 S" h0 _. w; h制作厂商:From Software,Inc.* X1 U0 _0 p& @* i' p
代理发行:From Software,Inc./ a: ~, v: T! e3 x
游戏类型:ACT - Action Game(动作射击游戏)& Y6 l2 w- F, @1 c7 o. G
对应主机:Play Station Portable(PSP)4 W* U" |, X; h. P( P
语言版本:英文(美版)- e5 U" V: D) c0 x' S
发卖日期:2010年05月03日0 O1 Y# Q Q5 E
官方网站:
* w6 a* g7 b8 T1 j5 N- Z4 Chttp://www.armoredcore.net/aclrp/
7 i0 N. _4 ^$ X/ B1 E, y━━━━━━━━━━━━━━━━━━━━━━
& O" L/ n! P/ y/ Z x/ f$ Z2 j游戏简介:(以下内容出自雷神PSP游戏论坛)
Y5 C d3 e' O, A4 z 由From Software公司制作、发行,预定2010年夏季发售。移植自2005年8月份在PS2平台发售的《装甲核心:最后的佣兵》(Armored Core: Last Raven)同名版,面向PSP掌机推出的经典机器人动作游戏:《装甲核心:最后的佣兵携带版》(Armored Core: Last Raven Portable)。目前游戏的官方网站目前也已经正式开通,并且放出了本作的部分宣传影片与最新画面信息,展示了游戏中巨细靡遗的表现。
+ x% X9 i& m% ?5 ?4 p5 @9 M5 _8 [) F4 p0 j9 y7 f1 B
一、系列梗概:$ Q" r3 ^; v) U% r2 Q
《装甲核心》(Armored Core),是FROM SOFTWARE公司制作、发行的一款机器人射击战斗游戏。自2001年11月5日在PS上发售的第一作起,至今已在PS2、PS3、XBOX360等主机上推出了多部正统续作和相关资料片。而系列也在PSP掌机上推出了两部作品。纵观整个《装甲核心》的系列的设定,其一直以细分化的机体部位设定,通过玩家自己的想法可以制作只属于自己的AC机器人兵器而得到固定量玩家的普遍认可,同时游戏中标榜的超高自由度的改装系统,以及丰富的对战乐趣都让玩家津津乐道。
, M# u' x- l3 r) Q2 S# t0 ^ x0 }) ~. |
二、游戏概要:
[0 Y. U1 T/ K7 u) t9 q# d+ u% z9 W" A原作《装甲核心:最后的佣兵》是2005年8月4日于PS2上推出的最后一款系列之作。除继承以往作品的机器人动作战斗要素之外,还加入“变动式任务”及“多重结局”的游戏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在24小时的时间限制下,依玩家的抉择来主导游戏剧情。通过此系统,玩家可以完全融入游戏世界,去体验并主导在这24小时之内的世界局势演变。在限时内最多可完成12至13个任务,虽然比起以往的系列作要来的少,但却可以在短时间内重复地游玩,体验变化多端的游戏剧情。
- G2 o6 g$ J/ W+ T: W( V2 {. D" o8 E6 m1 H' R& x3 g8 i% H0 X
三、游戏特色:
& u$ j9 e4 ~ u$ o1.激战24小时,最后的佣兵登场!! y5 G& y# q* v" y/ }- S
在奠定3D机器人格斗游戏风格的《装甲核心》后,如今号称系列的最后作品───《装甲核心:最后的佣兵携带版》(Armored Core: Last Raven Portable)也即将在PSP掌机上诞生!在新作之中,不但继承了系列作品里,可以细部微调机体的最大特征,而且还大幅地追加了全新的剧情!距离最后的大战已没有多余的时间了,最后仅剩下的24小时里,在各自赌上生命的战役之中,各位玩家能否顺利地存活下来呢?
: a' a: Y5 w! w8 r; ~& e
' O% H+ ^/ h9 f! E; e0 V2 ?: W2.可自由组装,刺激的超高速战斗!5 J3 o$ x# z# ]9 J
在PSP版《装甲核心:最后的佣兵携带版》可使用的机体零件高达500种以上,而其中追加的高性能新零件则有20种以上。通过这些零件无论是要组装出火力强大的移动坦克型、攻守平衡的基本型、极度轻量化的高速机动型的机器人,都可自由抉择并找出最适合的机器人!此外,除叙述主要剧情的一般任务模式之外,游戏中还有“VR竞技场模式”!在此模式下,玩家可以和其它的30名高手战斗,一方面赚取改机体的资金同时争夺世界排名。 * J8 M0 F0 c, d5 Z/ Q
: ~ h U: F6 |9 B
3.时间限制下的紧张感,高自由度的剧情张力!, y/ ?8 e4 q/ t
《装甲核心:最后的佣兵携带版》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动式任务”及“多重结局”的游戏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在24小时的时间限制下,依玩家的抉择可以自由描绘游戏剧情。而通过此系统,玩家可以完全融入游戏世界,去体验并主导在这24小时之内的世界局势演变。在限定时间内,玩家最多可完成12至13个任务,虽然比起以往的系列作品要来的少,但可以在短时间内重复地游戏,并能体验到变化多端的剧情!
& X+ _0 }) i/ o; S: W8 z Z8 I
" z1 ?3 Q+ y( g% L% u3 V8 v% m* ~9 V4.新系统,具有战略性的部位破坏系统!, u6 a+ ]4 J* {4 _2 A+ c* B3 A
系列作中所导入的“部位破坏系统”,是指通过集中火力攻击特定部位(头、核心、腕、脚),即可有效率地先将其破坏的系统。为何要导入此系统呢?这就是要让战斗更具有策略性。举例来说,若敌人右手的武器更具威胁,或是使用着超高性能的零件,玩家若先将其破坏掉,即可让自己处于优势并掌握战斗的流程。而破坏又分为一次破坏及二次破坏等两个阶段,在一次破坏时,机体零件会冒出白烟(可修复);而二次破坏时则零件会炸爆而消失(需重新购买)。此外,若玩家想更快速结束战斗,则可以全力攻击核心部分,达到迅速消灭敌人的目的。
2 W* h1 z& r* f8 `
5 U3 }: ?0 O ?1 d6 e Q* H( P四、移植版新要素:8 s$ x$ Z* Q/ q
1.强化的画面演出效果:
, J" @& L7 J! E# H; W" aPSP移植新作将会承袭原PS2版的内容与系统并追加丰富新要素,包括支持PSP的16:9宽屏幕显示、提供完整按键自订功能、改良的菜单操作接口、收录更多机甲零件等,同时PSP版还可继承《装甲核心3》与《寂静前线》的存档。
1 T8 J$ p9 v; v
( O6 F& F0 V: \2 N* h; \% {0 v2.可使用Ad hoc进行通信对战:
+ J- L3 B6 B" H: @ j7 J4 ?续《装甲核心:寂静前线携带版》之后,《装甲核心:最后的佣兵携带版》依然对应Ad hoc通信对战。无论何时何地,玩家都可以轻松与竞争者们一决雌雄。对战最多支持四人同时联机,模式有1对1,团队战以及混战等。 : }9 d- n/ d$ Y& W' O0 H
) Q) i+ P0 Q% u) I C
3.数据安装系统:
! R! K3 Q+ s/ B玩家可以选择将《装甲核心:最后的佣兵携带版》的部分数据安装到记忆棒中,可以减少读取时间,获得更快适的游戏体验。
! \% r" I6 L9 F Y& D8 W, z2 c) Z0 [% {8 S0 c
4.存档继承功能:) c' d- s/ D/ o3 _. Y
另外《装甲核心:最后的佣兵携带版》可以继承2009年7月30日发售的《装甲核心3:携带版》存档。所持部件,金钱(原来的十分之一)将会被继承下来。此外本作存档还对应2009年11月19日份发售的作品《装甲核心:寂静前线携带版》。 ' J+ p+ O6 J9 l5 M
: r- r/ R5 r" Z, |" APSP版《装甲核心:最后的佣兵携带版》游戏支持Ad Hoc模式无线网络联机,玩家可以进行1对1或是4对4等多人混战不同规则的玩法,与远程玩家进行互联网的联机对战。游戏目前预定2010年5月份在PSN上发售。对于喜欢《装甲核心》系列和机器人动作游戏的新老玩家们千万不可错过这款游戏。
% O( L6 h+ [* U+ U1 c游戏画面:(PICTURE×26)
6 y R8 C! K) A# H# r7 z( ^
% S# j( \; h4 _& T' \0 Y" o4 X X* _ u' ~, y+ j5 _: I. o6 S* {" o
9 ^2 T B }& F! Y) X, u
) c# e( Q! u5 B P# {! C
) t3 }$ g' a( J3 z& w- O& z$ t3 {, A, g. V1 g! N, y
; a# p% V n9 u7 t' `% k l
1 y9 m! n+ J4 I* M% A* g3 I0 F% o # @& @1 T7 w3 x; [! h% ]
; \ w. U& l! s2 f: U
! `; L& N# t4 N: _7 E# m# \5 @, V, q, ~1 |0 B x
; h7 Q" ?. e i
4 K7 q" e5 r+ e* l
5 A5 c, v4 X( q2 `" W
6 y$ `4 W9 r L. D8 k" o4 R
5 d- u' T% A* m8 T1 L
6 Z$ u) T3 u2 I& Z' C6 {
9 N) h! E2 }( P! z. y
$ l+ \4 d" I8 ^: Y! o0 J
) N) s+ Y& W5 l& O/ \
' j- H6 t" k2 |0 F
U% _1 R S3 z$ I* r
. B9 w4 A/ J% E1 G) `: ]0 s8 R1 |' k ' F* d4 S' a9 c
, p$ ~$ H1 o" `& e/ `- Q9 G, z
+ J/ ]; |2 q V$ I: _( N
0 ~9 C, Q( T4 j% r5 ?9 X 7 H0 l8 C; B! ^0 |0 M* ]
. F, t1 t C. I! b; m O. C! Q5 {6 J . I6 Z% e6 v/ u
: l6 K. w |% I/ }- M) _% L* s
: T- Y$ Y3 x4 A3 t/ l# m8 h) V6 F4 h$ m+ D# n- D
. e2 X( P8 J7 \/ a4 ]
% }, Q& t4 G N* {( y* ^ 5 I- i/ |* i" l z0 Z
( E% P6 ^' S9 Y0 d1 c% W ' }# @: f8 {5 x1 u
& W& y5 U7 R0 u/ ^- R
* B& T: u! I T3 ^' u# O
3 y/ I! r) C( J( w
, ?9 c0 q w/ Q, {
$ Y! U% S) V3 e1 [0 J, Y% u0 I {! e5 B8 H: Y- j. ~# t
) L5 u5 T" _, U% m4 Z ) f+ s- n, t4 @; F& h, r# A: y
6 S H7 p! g: K8 h" T `
s @8 L" N' O. f! }" j+ z3 k3 }7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