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 BBS 壬天堂世界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资料集合
查看: 3480|回复: 2
收起左侧

中国青年报冰点版被停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5 23: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对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错误刊发《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的处理决定

  2006年1月11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刊发中山大学历史学教授袁伟时
的文章《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极力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罪行翻案,严重
违背历史事实,严重违背新闻宣传纪律,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严重损
害中国青年报的形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中央有关部门提出了严肃批评。

  鉴于中国青年报刊发《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的严重错误,决定处理如下:

  1、对中国青年报社党组副书记、总编辑李而亮,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
李大同提出通报批评;

  2、责成中国青年报对冰点周刊进行停刊整顿,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
经济处罚,冰点周刊停刊整顿自2006年1月25日起。

  希望中国青年报社从这一事件中汲取深刻教训,认真做好冰点周刊的停刊整
顿工作,进一步端正冰点周刊的办刊指导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
意识,严格遵守新闻宣传规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做好有关停刊整顿工作、
切实改正错误的基础上,实现冰点周刊的复刊。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
  ?2006年1月24日

======================================================================

  杨渡/专题报导
  2006.01.25  中国时报

  在海内外拥有广大读者的北京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版,在一月二十四日由
“上级”传达指令,宣告从次日(二十五日)起停刊。停刊的官方理由是:“发
表和主流意识形态相对的文章……攻击社会主义,攻击党的领导。”据了解,停
刊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最近发表的的文章“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有关。

  然而,了解内情的媒体界人士指出,这些只是表面理由,他们宁可相信这是
“一场精心策画”的停刊。因为时机选择在农历年前,让外界因春节假期而不再
讨论,避免风暴。而以前所发表过的文章,包括章怡和的《往事并不如烟》,龙
应台的《你可能不知道的台湾》《什么是文化》等,所引起的讨论效应,都可能
是造成〈冰点〉被停刊的主因。

  袁伟时的文章开宗明义,要讨论的就是教科书如何影响中国年轻一代的观念:
“廿世纪七○年代末,在经历了反右派、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三大灾难后,人们
沉痛地发觉,这些灾难的根源之一是:‘我们是吃狼奶长大的’。廿多年过去了,
偶然翻阅一下我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令我大吃一惊的是:我们的青少年还在继
续吃狼奶!”

  意识形态非真相 蒙蔽学子

  什么是“狼奶”呢?袁伟时指出,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所传达的意识形态,是
让年轻学子无法认清历史真相的根源。他举火烧圆明园和义和团事件为例:“我
们可以回答火烧圆明园是不是可以避免的问题了。面对咄咄逼人的强敌,作为弱
势的大清帝国一方,明智的选择是严格执行现有条约,避免与之正面冲突,争取
时间,改革和发展自己。而当时的政府和士绅,完全被极端的情绪支配,在小事
上制造违约的蠢行,结果酿成大祸。如果清政府决策层和有关的地方督抚不是那
么愚昧,这场灾祸是有可能避免的。可是,朝野上下的认识水平和专制的决策程
式,是历史的积淀,不是朝夕所能改变;侵略的本性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文
明之师;于是,这场灾祸又是难以避免的。”

  有关义和团,袁伟时写道:“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的伟大功
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何况正是这些罪恶行径给国家
和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史实,也是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国耻,
而我们的少年儿童必读的教科书却偏偏闭口不谈。”

  知识界自省 史观抵触中央

  这是和一般历史教科书论调完全不同的反省。但学界认为,袁伟时文章中最
重的话,莫过于“喝狼奶长大的孩子”这一句。因为这等于攻击共产党是“狼”,
它所传达的意识形态是“狼奶”。

  这一两年来,北京知识界早就在讨论,认为现在的教科书仍在灌输著共产党
史观,它只有“革命/反革命、造反/镇压、正确/不正确”等意识形态,缺乏
现代公民所应有的公共事务认知、缺乏彼此尊重容忍的现代社会精神、以及自由
主义的包容传统。当时就有学者提出,我们只有“喝狼奶长大的孩子”,所以才
会产生像巨大贪污、不管公众损失、只管个人死活的腐败现象。甚至六四时的学
运学生,也只是革命与反革命意识形态的翻版,而不是一个民主追寻的过程。

  当时就有学界的人指出,要认真反省整个教科书与教育内容。现代公民意识
的培养,要从教育开始做起。袁伟时的文章应是这个观念的呈现。他是由历史教
科书出发,来进行历史意识的讨论。然而,这个讨论,却造成〈冰点〉被停刊。
这恐怕是他本人都始料未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5 23: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 Blog 中   
連來兩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6 14: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就《冰点》周刊被非法停刊的公开抗议

【转】就《冰点》周刊被非法停刊的公开抗议

新闻界的同行们、知识界、法律界的朋友们、《冰点》周刊海内外的热心读者们:

2006年1月24日,星期二,是《冰点》周刊的发稿日,《冰点》在京编采如往日一样,齐集编辑部,认真校对将于1月25日出版的新的一期周刊。下午4点多,版样全部出齐,送总编辑审阅付印。然而反常的是,迟迟没有回音。我们听到,报社领导层被全部召到团中央开紧急会议,没有人看大样了。这意味着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要发生。

天塌下来,报纸也是要正常出版的,这是对所有订户、所有读者负责。我们将大样中所有发现的错漏改定,静等事变的发生。鉴于中宣部对《冰点》的批评指责从来就没有断过,星期一还刚刚见到中宣部阅评小组对《冰点》刊发的袁伟时教授的文章《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作出的文革式上纲上线的蛮横指责,作为主编,我估计,撤销我职务的时刻来到了。

然而卑鄙所能达到的程度,总是超出常人的想像。大约5点多钟,全国各个媒体朋友们的电话纷至沓来,告诉我他们已接到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北京市新闻局的通知,"不许刊登任何冰点停刊整顿的消息和评论"、"不许参加冰点编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不许炒作"、"要保持距离"等等。继而,各个海外媒体记者的电话也络绎不绝,要求我证实这件事。然而直到7点,还没有人正式通知我,报社领导层从团中央回来,还在开会商量。我反倒成了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人。所有信息证明,这是一个党内高层某些人甘冒天下之大不讳,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行动。这个行动,不仅没有任何宪法和法律的依据,也严重违反、践踏了党章与党内政治生活准则。

作为一个职业报人,《冰点》停刊是我最不能理解、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因为报纸是社会公器,报社与订户、读者有契约,是读者付款购买的信息产品,报社必须履约,不管个人的命运如何,《冰点》周刊应该如期送到订户手中。然而在作出这个决定的人那里,社会影响算什么?广大读者算什么?主流大报的声誉算什么?党章国法算什么?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算什么?执政党的形象又算什么?他们将社会公器视为个人的家产,认为可以随意处置。

晚上7点30分,我接到社长、总编辑叫我上去谈话的电话。对我宣布的决定,是团中央宣传部作出的。"决定"将袁伟时先生的文章冠以若干莫须有的大帽子,然后宣布《冰点》周刊"停刊整顿";除对总编辑和我本人通报批评外,还要作"经济处罚",谁给了他们这种权力!心态如此之龌龊,令人哭笑不得。

自然,这场谈话在前述种种背景之下,已经成了一场滑稽剧。很明显,这是"上面"少数人在背后操纵,团中央在前台扮演丑角。我据理向社长、总编辑痛斥这份"决定" 和中宣部《新闻阅评》的荒唐,并向他们宣告:我将正式向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控告这次非法行为。

就在《冰点》周刊被停刊的今天,报社接到大量读者的询问电话,已有读者在得知《冰点》停刊后愤而去邮局退订本报。

"上面"少数人对《冰点》周刊的扼杀,蓄谋已久。2005年6月1日,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前夕,《冰点》刊发了《平型关战役与平型关大捷》一文,真实记录了面对民族危亡,国共两党两军密切合作、相互配合、浴血奋战的真实历史场景。与传统宣传不同的是,《冰点》首次在主流媒体上客观真实地报道了国民党将士在这场战斗中牺牲数万人的战斗历程。

这样一篇真实的历史描述,却遭到中宣部阅评组的蛮横批评。他们批评的根据是什么呢?没有任何事实,而是根据"××年××出版社的中共党史××页关于平型关大捷的记述",《冰点》的报道是"美化国民党,贬低共产党"。结果,在纪念中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大会上,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讲话中全面肯定了国民党将士在抗日战争主战场上的功绩。谁对谁错,不言自明。

在连、宋访问大陆结束之际,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女士在《冰点》发表长篇文章《你可能不知道的台湾》。文章用丰富的材料,首次客观真实地向大陆人民介绍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变化和发展,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好评,对沟通两岸民众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样一篇文章,竟被中宣部某些人指责为"处处针对共产党",其眼界和心胸之狭隘令人惊诧。

去年11月18日,党中央隆重召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的纪念会,曾庆红同志代表党中央对耀邦同志一生的光辉业迹、伟大人格作了充分阐述,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而中宣部的某些人却禁止媒体发表纪念耀邦同志的回忆文章,规定只许发表新华社通稿,各媒体不允许有自选动作。

2005年12月7日,《冰点》刊发胡启立同志的长篇回忆文章《我心中的耀邦》,引起强烈反响,海内外中文媒体纷纷转载,无数网友发帖说被文章感动得热泪盈眶。对这样一篇起到极好社会反响的文章,中宣部竟打电话到报社来问罪,称报社违反了"没有自选动作"的规定!在这些人那里,哪有一点对胡耀邦同志的真感情、真悼念啊!

中宣部少数人对《冰点》的无理指责和批评还有很多。譬如,2005年11月30日《冰点》刊发记者调查,披露了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周叶中在学术著作中的剽窃行为。这位周教授在《冰点》记者采访他时,竟有恃无恐地劝告道:你就不要管这事儿了,晚上中宣部就要找你的!你们总编辑会找你的!报道刊发后,果然遭到了中宣部某些人气势汹汹地问罪,蛮横地指责这篇报道有严重的舆论导向问题。

正是在这种压力下,《冰点》对此事的后续报道被撤版。2005年12月28日,《冰点》历史性地出了一期只有三块版的周刊。试问,中宣部的少数人究竟在保护什么行为?

现在,他们终于要跟《冰点》算总帐了!用袁伟时先生的文章为发难对象不过是个幌子。袁伟时教授在近代史的研究上著述颇多,在知识界影响很大。袁教授写的这篇文章依据的是史料,立论基础是开放的理性。文章发表后,亦引起很大反响。本来,对历史问题的讨论,需要对材料和观点有平等的、心平气和地交流,才能逐渐达到共识。诸多网上评论中,即便是不赞同袁先生文章的网友,也有态度十分认真、考据十分扎实的反驳文章。我本人曾将这些帖子转给袁先生参考,袁先生看后对我回复说:这些文章态度确实十分严谨,我将会认真考虑他们的观点,作出相应的回复。这正是一种健康的、正常的学术交流。而中宣部的阅评除了文革式的詈骂和扣帽子、打棍子,还有什么?!

这次事件再次集中暴露出我国新闻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弊端,那就是中宣部少数人以其狭隘的眼界、逼仄的心胸、专制蛮横的工作方法,将本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政治局面,管制得万马齐喑、一片死气沉沉。这些人要的是顺从,而不是平等。这种专权,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哪一条授予过他们?!

对我国新闻管理体制的弊端,我们将另文论述。在这封信里,我们只是想告诉同行们、读者们、朋友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没有真理害怕辩论,没有真相惧怕公开。尽管中宣部的某些人动用权力,封锁所有媒介和网络,但我们相信,你们一定会看到这封信!你们有知道真相的权力!

衷心地感谢你们!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  李大同
                            2006年1月2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Nw壬天堂世界 ( 京ICP备0502208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1397号 )

GMT+8, 2024-10-13 15:25 , Processed in 0.01866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