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转点东西
■ 去死去死团
□去死去死团名的由来
去死去死团(日文:死ね死ね団),简称死死团。原为1972年由着名特摄作者川内康范所推出的《虹之战士》中的反派角色Mr. K率领的团体,成员为二战中受日军侵害的各国受害者家属所组成,目的是为了叫日本人通通死光,以消他们心头之恨。
□本意被漫画作品歪改
日本漫画《去吧!稻中乒团》(行け!稲中卓球部)借用了去死去死团的名称。
其中的去死去死团是由漫画中的角色前野与井泽组成,来破坏情侣气氛的胡闹团体。他俩经常驾驶着一辆从百货公司游乐场“偷”回来的熊猫车四处活动。
□在网友中开始流行
由於《稻中》的受欢迎,所以网路族群遂用去死去死团来代称恶意破坏情侣的份子。另一部漫画轰天突击队也有类似的嫉妒团。而现实生活中,亦有不少模仿死死团的做法,成立破坏情侣关系的组织。
□逐渐发展出更多意义
有人借用“死死团”的名义,把死死团的精神“订正”为“恋爱道德重整委员会”,意图以“死死主义”(见右侧“相关名词解释”)来重整滥情的滥觞。
□死死团的打击目标
死死团的敌人(打击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商业化的爱情,二是为炫耀而别人眼前故作亲密状行为,比如宿舍里或者公车上当着别人的面故意和自己的男(女)朋友卿卿我我甚至摸来摸去。
而死死团所拥护的也可以说有两个:单身,及非商业化非炫耀性的爱情。
■ 好人文化
□好人文化的起源
好人文化是1990年代以后在台湾等地发展出来的一种网络文化中的次文化,与男女交往问题相关,也与网络文化中的去死去死团有些关联。
好人文化起源于女性常以“你真是个好人,我相信你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女孩子”、“虽然你人真的很好,但是我们……”这样的借口而拒绝男性的追求,因此衍生出“好人”的说法,意指“对一个女性付出心力但被拒绝的男性”。
□好人文化的内容
好人定义的探讨、探讨怎么样条件的人容易成为好人、以及怎样的人容易“发卡”、探讨如何才能避免成为好人、关于一个好人应该如何自处及心理调适、抒发“好人”心情的散文、诗句、改编歌词和bbs动画、各种样式创意设计的“好人卡”等。
□好人与死死团员
许多有类似遭遇女性拒绝经验的男性,在网络上借由彼此对于个人处境的分享、男女交往相关意见的交流、以及彼此的鼓励,逐渐产生一种认同感,并产生一些共同用语和想法。其中就有“死死精神”。
他们认为,女生拒绝男生时最爱用的方法就是:“你是非常好的一个人,但是……”结果,越被说“好人”就越被拒绝,可见,恋爱中“好人”总是输的一方。
随著好人文化的发展,“好人”逐渐不再限于男性,而泛指对爱情付出却得不到回报的人,因此女性也加入了“好人”的行列中。
□好人文化与两性关系
这种文化也影响到实际上男女之间的相处,例如一些男性在追求女性时,会害怕因为对女性太好,而成为“好人”,因此采用较迂回或有个性的方式来追求女性
■ 死死团员
□行为模式
团员不少以身着去死服的为特色,个别人士会在与情人相关节日到情侣聚集的场所,对情侣们发出鄙视眼光,以情侣去死文化衫以及其他一些BT行为发动攻势。元宵节、2月14日以及农历七夕为此组织的战斗日,11月11日(光棍节)为法定团日,团员一旦有了男女友即视为自动脱离教团,并将受到广大教徒的“追杀”。
专有名词
死死团相关名词解释
节日:耶(圣)诞节12/25、西洋情人节2/14与农历七夕7/7,并列为神圣的“情侣去死去死团”的三大节日。死死团众在当天的反情侣活动又被称之为“圣战”。
怨念:用来形容因为某些事情,没完没了地碎碎念,最后念到所有人都受不了的地步就变成了怨念。死死团员对情侣的声讨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怨念”。
叛团:去死团员交了男女朋友的话,被称为「叛团」。
死死主义:又名死死精神,是一种近年由日本兴起,再传至台湾及香港的思想。死死主义以日本漫画《去吧!稻中乒团》里的死死团(又称作“去死去死团”)的故事人物的行为作为基准。轻则抗拒肉麻主义思想的横流滥觞,重则拒绝拍拖(粤语:谈恋爱)活动,甚至刻意拆散其他情侣。
肉麻主义:肉麻主义可以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由林语堂提出,指一种滥情的思想。
其二,是一种与死死主义对立的思想。简单来讲,所谓“肉麻主义”,就是凡“死死主义”所反对的,他们就支持。因此,他们会鼓励大家恋爱,并强烈鼓励爱侣多利用言语来搞好气氛。
失意体前屈(Orz):源自于日本的网络象形文字(或心情图示),并且在2004年时在日本、中国内地、香港与台湾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它看起来像一个四肢撑地的小人,垂头丧气的样子。其原始用意带有“悔恨”、“悲愤”、“无力回天”等的含意,最明显的用法就是在于被甩(失恋)的时候。
好人:指对付出很多但被对方拒绝交往的人。通常告白得到回答是:“你是个好人,但是……”
坏人:对异性不见得很好,但却有异性缘的人。
好人卡:又称作好人牌。获得好人卡,即被人拒绝而成为“好人”。
发卡:用委婉、公式化的方式拒绝对自己很好的追求者。除最常见的好人卡外,还有朋友卡(告白被拒绝“我们还是做朋友吧。”)、亲友卡(告白被拒绝“我把你当我哥哥一样。”)等。
●去死去死团员主要聚集地
由于“情侣去死去死团”被了解来源于日本漫画《去吧!稻中乒团》和台湾电玩站巴哈姆特,所以在一开始关于它的讨论主要出现在国内各大游戏、动漫网站。如MOPOO(里屋)、S1、漫游等。在“情侣去死去死团”的相关用语出现之后,在这些bbs站上,出现了关于“死死团”的讨论甚至组织,其组织也拥有相当数量的成员。可以说,围绕这个名词逐渐发展成一种网络文化中的次文化。
●里屋去死去死团章程(作者:EPC)
□去死团创团宗旨
我们独善其身,为的是要渡化那些误入歧途的情侣们。
□入团条件
1. 现时为单身(没有男女朋友或配偶)。
2. 对不正当交往的情侣(如为金钱权利利益而交往、滥交花心、不负责任的X行为、当第三者)有怨念。
3. 没有感情上的不良纪录。
□团员注意事项
1. 禁止发表不尊重异性言论,对自己所发表之言论负责。所可能涉及之人物名,照片,住址,QQ号,手机号码等均必须保密,禁止人身攻击。一旦发现违反此规定者,死死团将视为叛徒,并不承认其言论与团有任何关系。
2. 对误入歧途之情侣发动攻击时,请注意方式,禁止教唆他人当第三者、变心、劈腿(编者注:即同时和两人或两人以上交往)等,或其它违反善良风俗之方式。
3. 不得支持他人进行不正当恋情。
4. 请勿于打着死死团名号在无关论坛讨论去死团话题。
5. 请与其它团体成员和平共处。
若有违反以上事项且情节重大者将予撤销团员资格。
●认识中国内地的去死去死团
1、自由开放
去死去死团没有组织,由共同的感受维系。只要理解并认同支持死死团的基本观点和行为,即可算作死死团团员。团员的组成很复杂,在实际情况中,有些情侣也在团中。
2、较少攻击性
相比台湾死死团众,每逢“圣战日”就会身着死死团服,在情侣聚集较多的地段高唱如“我们带着无数怨念集结在这里,GO GO DIE.GO GO DIE.狗男女GO DIE,看那情侣抱头鼠窜,心情多么舒坦”这样的歌,中国大陆地区的死死团众绝大多数是在网络上宣泄对一些低级无聊情侣的不满,或者是身穿团服出入一些情侣聚集地以示鄙视。
3、目标各异
相比其他地区以“反对低级无聊的情侣”为终极目标的死死团员来说,大陆地区的有些团员是因为感情受挫,通过在死死团员中寻求一种心理安慰和发泄途径;有一些是因为抱定了“自由单身”到底的观点,不愿交男(女)朋友;也有一些是反对腐朽的爱情观,赞美纯爱,以能够找到纯真的爱情而目标,也就是以脱团(脱离去死去死团)为终极目标。
4、更深的意义
由于社会上日渐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比如金钱万能等等),不少人被恋人所抛弃;另外男女比例过大,也增加了男性的交友成本和难度,这些都是存在的社会问题。
死死团的存在,能让受到这些现象伤害的人有一个宣泄疗伤的场所,同时也是对这些现象的讽刺和反抗。另外,它也让一些立志单身不能为主流社会所理解的人有了一个可以交流的场所
去死团的主要性质、目的和任务
“情人去死去死团”这种近年来在网络上窜起的特殊团体,散播着反情侣、反恋爱文化等颠覆主流价值观的言论。
打开电视,爱的死去活来的番石榴剧一出接着一出的上演着,没完没了;收音机里播的那些粗制滥造、泛滥成灾的烂情歌几乎比你身上的鸡皮胳瘩还要多。其它的如电影、戏剧、小说、各种广告等……我们不难发现,现今社会的媒体总是不时歌颂着“爱情万岁、情爱无价”的价值观,企图朔造出一种“自由恋爱、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假像。而我们应该从更客观的的角度去探讨这种文化所形成的背景,以及跟社会经济型态的关系。
认为现今社会的情爱文化跟资本主义的经济型态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越多人谈恋爱,自然可能会有越多人花钱去购买情人节礼品,或是去灯光好、气份佳的餐厅与情人共进烛光晚餐,或着一起去看电影、逛街、购物,甚至是为了从事某些活动而上宾馆、或购买保险套、避孕Yao。总之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可能充斥着各种消费活动,而越多人谈恋爱也意味着消费活动越频繁。所以商人会透过媒体刺激或暗示我们要多去追求爱情,因为如果我们谈越多恋爱,他们就有越多赚钱的机会。
马克思认为社会组织生活的方式最终决定了人们的态度和信仰,由此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社会下的爱情是如何被异化。媒体鼓舞着我们自由恋爱,种种如“想爱就爱,不要受到传统教条的搏束”“顺从你的渴望,不要过度压抑情欲”的现代爱情观,其存在并非意味着自由平等的恋爱环境真的来临了,脱去媒体冠冕堂皇的包装,它只是顺应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下的一种文化现象而已。
因为对商家而言“恋爱越多,商机越多”,他们不但希望谈恋爱的人越多越好,还希望一个人的恋爱次数也越多越好,所以如“不对味就换一个”“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爱情观也因应而生。这种文化的压力越来越大,有越来越多人会担心“,很多人都谈过恋爱了或已经有男女朋友了,我没有谈过恋爱或没有男女朋友,会不会跟不上时代、被视为异类”有不少人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才去交男女朋友的,并非真的为了“爱”,如同被这个社会硬赶鸭子上架、半推半就的演一出虚伪的爱情戏。爱情在某种程度上,已被工业化、量产化,我们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自由,只是这个社会用了更巧妙的方式控制了我们,让我们不自觉。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被灌输并相信“人人都有恋爱的机会,每个人总有一天都会找的到相爱的人”,再加上媒体对爱情的渲染及吹捧,使得情侣头顶上的光环越来越大,相形之下那些没有爱情的人经常被视为无能而低下。
因为“如今这已是一个不分阶级,自由平等的恋爱环境了,你还交不到男女朋友,显然你自己应该检讨,不应该责怪这个社会”,但事实并非如此。自由平等在这个社会尚有很多进步的空间,没有爱情的人也并非就是无能或不值得被爱。而当我们长期的受到这种强势文化的压迫与异化、人性遭受扭曲、情爱沦为表像或象征人存在价值的符号,其反抗势力的产生也是必然的。
而去死去死团就是此反对势力存在的最好证明。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生活模式的演变建立在阶级斗争上。“阶级斗争”意指被压迫、剥削的阶级向压迫、剥削他们的阶级反抗、争取权力。而去死去死团这种团体就是联合被压迫的阶级〈没有男女朋友的人〉的力量向压迫他们的阶级〈情侣、过度渲染爱情的媒体及商家〉斗争。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存在着像去死去死团这种与主流文化背道而行的异端份子,无论他们最终有没有达到他们原有的目的或理想,他们的存在都刺激着一个社会的革新与蜕变。如果一个社会少了这种异议份子,就形同失去了改革的活力,这样的社会易沦于极权化、单一化。所以去死去死团的存在代表着开始有人用另一种角度去思考及看待“爱情”这种东西,是人类情爱文化史上的一大突破。
團歌:
歌名 : Go Go Die
血花隨風飄 情侶在逃跑
耶誕去死團 城市無所不在
穿過西門町 經過一零一
我們帶著無數怨念集結在這裡
* Go Go Die Go Go Die 狗男女Go Die ( 蓋布袋 Go Die )
看那情侶 抱頭鼠竄 心情多麼舒坦
Go Go Die Go Go Die 煞風景Go Die
我們要將 美麗遐想通通都破壞 *
紅衣紅帽子 滴血的長袍
耶誕去死團 不畏任何艱難
拋掉羞恥心 燃起KUSO魂
我們帶著無數怨念一起Orz
去死團七武器:
1,肌肉重戰車-雙人金臂勾:挑出兩名身材孔武有力的團員,以甲右手勾住乙左手的方式,
衝刺暴擊路上所有手牽手的男男女女....(還一人勾暴一個咧)
2,死人妖化武-必殺詭異禍:挑出一個最不像女人的團員,裝扮成見之做嘔的死人妖,
對路上的有伴之男性展開糾纏,裝成認識的老相好....
3,自我犧牲-人肉砲彈:找體重破百之團員,以不小心跌倒的方式,撲向路面上的男男女女,
必要時嘴裡還可以喊著:『甜心~~~!』(注意!對男對女都可!)
4,原子彈攻擊-美人計:由於本團團員個個英俊有型,(抱歉,本人不知本團女社員比率)
而隨便派出一個團員去搭訕就可以輕鬆的勾走女伴芳心....(但是此社員將是撲殺或自爆對象)
5,黑從天降-麻布袋地獄:此招由多團員進行,(最好由等級低的團員動手,吸收經驗)
趁男男女女不注意,布袋蓋下去,折凳伺候..
6,家破人亡,奸端超科技:拍下路上之男女,以電腦合成之方式,接他們在x館,..
或女方的頭改成十八銅人尤佳,以網路的方式大放送...
7,金光閃閃,十八銅人:顧名思義,就是三人擋住路人視線,其餘15人痛毆男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