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 BBS 壬天堂世界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资料集合
查看: 3048|回复: 4
收起左侧

破译“鬼子日语”:《地道战》经典套路(视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8 17: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比我再老些的老辈人中,尤其是经历过伪满洲国的东北人,往往或多或少能说几句日语,那是因为日本人曾经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在沦陷区实施奴化教育和文化侵略的结果。80后的年轻人也许会感到奇怪,我们这些在60-70年代在红旗下长大的这一代人平时侃大山怎么也能迸出几句日语?说起来,那是因为我们看过无数遍反映抗日战争的“军事教学片”《地道战》。影片中由王孝忠扮演的日军山田小队长惟妙惟肖,再加上刘江扮演的伪军司令汤丙会“高,实在是高”的精彩配戏,一时间“鬼子日语”在全国各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下自然也是滚瓜烂熟琅琅上口。

不过,那时候没有学过日语,虽然鬼子日语听得“耳熟”,却未必“能详”,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以前的贴出的“给学日语找个理由先”小文中,一口气给出了15个学日语的理由,其实都不太适合我的情况。信不信由着各位,我学日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直想知道《地道战》里的“鬼子日语”到底是真日语还是假日语,就好比“马尾巴的功能”那样,不搞清楚就会像系在心里的一个疙瘩,总是堵得慌。现在好了,不但有了一点日语基础,而且也搞到了《地道战》的视频,12个经典镜头里山田小队长的台词听下来(视频、文字附录),总算是理出了一点头绪。



仔细分析一下,《地道战》里的“鬼子日语”有三种套路。第一种是使用纯粹的汉语,只不过使用了日本人说话的节奏,可以称为“鬼子腔”;第二种是使用纯粹的日语单词或者短语,但是比较粗俗,从不用敬语体系(尊敬语、谦让语、叮咛语),所以是货真价实的“鬼子话”;第三种是使用汉语词组,但是按照日语语法习惯排序。

举例来说,《地道战》中山田小队长第一次出境,伪军司令汤丙会报告“高家庄、赵庄胆敢跟皇军对抗,不当顺民”,因而建议“杀他个鸡犬不留…”不料山田却说:“不不不,统统地——回去——睡觉!”这句“不不不,统统地回去睡觉!”基本上算是完整准确的汉语句子,只不过听上去节奏上有点疙瘩,像是外国人说话,属于前述第一种套路的“鬼子腔”。

第二种套路的“鬼子话”电影里也有不少,比如山田小队长屁股上中了高传宝一木仓之后,恼羞成怒地大喊:“Shiageki(しゃげき射撃)——!”就是一例。还有山田指挥日军前进:“totsugeki(とつげき突撃), mae(前)!”,和指挥日军开炮:“kore(これ),Shiageki(しゃげき射撃)!”说的都是“鬼子语”。还有一个镜头,鬼子偷袭高家庄,群众和民兵都藏入地道,伪军跑来报告太君:“全村都搜遍了,一个人也没有!”汤司令恶狠狠地说:“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抠出来”。这时只见山田小队长把军刀向地下一指,说了句:“启开!”我一直不大明白,这个粗俗的鬼子怎么会说这么一个文雅的汉字词“启开”。现在学了一点日语,觉得山田其实说的不是“鬼子腔”的中国话,而是彻头彻尾的“鬼子话”:“chika(ちか地下)!”还请懂日语的朋友指教是不是这样。

第三种套路,也是山田小队长最擅长的,就是把汉字词组套上日本语法。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比如山田训斥汤司令时说:“你的,真正的军人的不是,战术不懂,嗯?”这里一上来先说“你的”就是日语习惯,说话之前先设定好场景,“你的”还是“我的”,然后说宾语,最后才上动词,即 “主—宾—谓”句型:“军人的不是”、“战术不懂”,还有“嗯——你们,悄悄的进村,打木仓的不要”、“高家庄——不消灭——我的——不收兵!”都是如此。此外,日语中有许多叠声词,比如说“ao-ao”(あおあお青々,碧绿的意思)、aka-aka(あかあか赤々,通红的意思)、iro-iro(いろいろ  色々,各种各样的意思)、amoi-omoi(おもいおもい思い思い,各行其是的意思)、kasu-kasu(かすかす,好不容易的意思)等等。所以《地道战》中山田小队长说话也喜欢使用叠声词,只不过是把汉语词重复,比如说“八路的,狡猾狡猾的”,以及其他抗日电影中常出现的“死啦死啦的”、“  你的,良心大大的坏了”都是这样的例子。

我们通过《地道战》的经典镜头把“鬼子日语”的几个套路搞清楚了,但是60年代中国电影里鬼子们为什么会说这样怪异的日语还需要进一步考证。近年来反映抗日战争的影视剧有日本演员参加演出,比如扮演鬼子的“专业户”矢野浩二在剧中都是说一口地道日语,通过字幕或者翻译官来让观众听明白,不再说“鬼子日语”。矢野浩二在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上谈到“鬼子日语”的时候也证实:“鬼子日语”不是日语,日本人也没有“死啦死啦的”“良心大大的坏了”这样的说法。

既然如此,“鬼子日语”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请继续关注本博的考证、

附录:《地道战》鬼子日语实录

镜头一:汤丙会:“就是高家庄、赵庄胆敢跟皇军对抗,不当顺民。”山田:“庄里,八路的有?”汤丙会:“有,全是土八路。”山田:“嗯?”汤丙会:“哦,对,有八路!嘿嘿。”山田:“统统地…”汤丙会:“杀他个鸡犬不留…”山田:“不不不,统统地回去睡觉!”汤丙会:“哦,睡觉?不不不…”山田:“啊,汤司令,你的,真正的军人的不是,战术不懂,嗯?八路的,这个,狡猾狡猾的。白天的出发,嗯?明白?”


镜头二:汤丙会(对伪军士兵说):“你们进去以后,要把高家庄的男女老少全都给我赶出来。这回山田队长要亲自…”山田:“嗯——你们,悄悄的进村,打木仓的不要。”

镜头三:山田(对准正在敲钟报信的高老忠开木仓):“啊,souka(そうか)!”

镜头四:伪军:“报告太君,全村都搜遍了,一个人也没有!”汤司令:“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抠出来”。山田向地下一指:“chika(ちか地下)!

镜头五:山田:“naani(なあに),打木仓的什么人?”汤丙会:“是不是村里的土八路跑出来了?”山田:“nani(なに何)?唐丙会:”我去派人去对付“。山田:“嗯,Yoshi(良し)”。

镜头六:山田中弓单:Shiageki(しゃげき射撃)——!

镜头七:山田:“高家庄——不消灭——我的——不收兵!”汤丙会:“对,不踩平高家庄,决不收兵。不过,山田队长,为了您的健康,我看还是下次再来吧!”

镜头八:山田指挥日军前进:“totsugeki(とつげき突撃), mae(前)!”

镜头九:山田指挥日军开炮:“kore(これ),Shiageki(しゃげき射撃)!”

镜头十:在碉堡里,山田在地上安上一口缸,听有没有挖地道的声音。汤丙会:“如果你觉得住在这里还不保险,那就搬到我家去吧!”山田:“Iie(いいえ)!”

镜头十一:另一个鬼子据点被包围告急,汤丙会:“派上两百人,把他们接应回来,不就万事大吉了吗!”山田:“Nani(なに何), iie(いいえ)! 八路军的战术狡猾狡猾地, shiruka(知るか)?”

镜头十二:汤丙会:“据可靠情报,围困西平据点的是赵庄、高家庄、马家河子一带的土八路。”山田:“可靠?”汤丙会:“完全可靠!”山田:“souka(そうか)! Koi(来い). 高家庄、赵庄、马家河子…(手势画圈做包围状),嗯?wakaruka(分かるか)?”汤丙会:“高,实在是高!”





[ 本帖最后由 删除单纯 于 2008-4-8 17:2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17: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译“鬼子日语”:王孝忠的“协和语”(视频)


贴出破译“鬼子日语”:《地道战》经典套路(视频)一文后,我一直等着行家的指点,看看有什么疏漏。果然,一位热心的fz读者朋友给我来信提出两点看法:

1. 射击的日语罗马字应写为shyageki而非shiageki。
2. 我仔细听了一下你放上的片段,我认为山田小队长说的的确是qi kai,也即中文起开(我认为不是启开,不过这个是细节问题),而不是日语。


在此特别感谢fz朋友的指教,今天继续谈谈鬼子日语的来源。在上篇文章里,我们通过《地道战》的经典镜头虽然把“鬼子日语”的几个套路搞清楚了,但是没有解释电影里鬼子们为什么会说这样怪异的“日语”。坊间一种观点认为,“鬼子日语”是《地道战》和其他抗日电影的编导们的艺术创造,与日本人无关。我认为这种说法说对了一半,因为在抗日战争期间侵华的日本军人的确不说这样的语言,近年来扮演鬼子的“专业户”矢野浩二在《鲁豫有约》节目上谈到“鬼子日语”的时候证实:日本人没有类似“死啦死啦的”、“良心大大的好”这样的说法。

然而,据我考证,电影里的“鬼子日语”却又的确和日本鬼子有密切关系,这还要从扮演《地道战》里山田小队长的演员王孝忠说起。王孝忠出生在东北,年轻时就读伪满洲国的奉天铁路学院,当时担任任教老师、舍监等要职的都是日本人。当年日军侵占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后,大批往满洲境内移民,当地解决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沟通问题成为了当务之急。于是一种日语与汉语混杂的“协和语”应运而生,这其实又是我曾经介绍过的克里奥尔语现象(即不同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的语言)的一种表现。“你的帮我,我的钱的大大的给”、“关系的没有”、 “米西米西”、“什么的干活”、“心的坏啦坏啦的没有?”、“顶好,顶好,大大的辛苦!”都是典型的“协和语”句子。王孝忠作为满洲国那个年代的过来人,对于“协和语”应该是相当熟悉,所以在电影中扮演鬼子也说起了“协和语”。顺便说,与王孝忠在《地雷战》里配戏的伪军司令的扮演者是刘江也是东北人,在伪满洲国时代受过“协和语”的熏陶,所以与王孝忠配戏自然是大大地得心应手。

电影《地道战》的拷贝当年在全国累计复制发行了2800多部,观看人数总计超过18亿人次,堪称单部影片发行量、观看人数的吉尼斯世界之最。也正是因为这样,“鬼子日语”在几代中国人中产生了极大影响,以至于不少中国人误以为日本人真的这么说话。黄佐临先生也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大指挥家李德伦。李德伦有一次去日本,住在友人家。清晨,李德伦在主人家的花园慢跑,一个日本老花匠在扫地,见到李德伦就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用日语向他问好:Ohayou-goza-yimasu!这是日语“早上好”的意思。李德伦以为对方是请教尊姓大名,于是他连忙用《地道战》里的那种鬼子日语回答到:“我的,李德伦”。第二天清晨,李德伦又在花园里慢跑,又遇到这个日本老花匠,老花匠还一鞠躬,用日语向他问好Ohayou-goza-yimasu!李德伦以为对方忘记了,就又重复了一遍:“我的,李德伦!”后来,李德伦再碰见这位老花匠时,老花匠主动说:“我的,李德伦!”,原来日本老人以为“我的,李德伦”这就是中文的“你好”呢!



有趣的是,《地道战》等抗日电影里的“鬼子日语” 形成了套路之后又被其后出现的其他影视和文学作品借鉴,至今还在影响新的一代艺术家。在2004年播出的有抗日战争情节的电视剧《历史的天空》中有这么一段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情节:主人公姜大牙带领新四军县大队拔掉了鬼子一个小据点,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一个屋子内的水缸里面面竟藏着一个“东洋小妮子”,姜大牙开始向日本小女孩问话(视频):“你叫什么名字,哪家的孩子?哦,听不懂中国话。你的,小小的日本花姑娘,害怕的不要,眼泪的不掉。你的,爹老子,娘老子,什么的干活?统统地告诉我的,你的明白?”见小姑娘一脸茫然不说话,姜大牙着急地问:“这是日本姑娘吗?怎么听不懂日本话呀?……我的,日本话,你的,明白?”

说这段对话是情理之外,是因为满洲的协和语怎么会在抗战时期的南方流行,但想到《地道战》“鬼子日语”在全国的影响,也算是意料之中了:虽然日本小小的花姑娘听的不懂,可是“鬼子日语”,我的,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8 17: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话题虽然很不错,但这文是蛋疼地干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8 17: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和谐的干活,死啦死啦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8 18: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Ohayou-goza-yimasu!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Nw壬天堂世界 ( 京ICP备0502208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1397号 )

GMT+8, 2025-1-17 00:47 , Processed in 0.01062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