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4-4-14 23: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是用Hi-Nu的手版改的吧~~~~
关于上面的一些讨论,首先MS和MA从战术角度不属于用一类,所以把唯露-捷特2和Nu拿来比较本身就不实际。而且唯露-捷特2只是实验机,还停留在图纸阶段,就更是无从说起!至于Nu,是隆巴纳委托AE开发的机体,又何来ZION的技术比联邦先进10年之说!?(再比如联邦在BEAM技术上则是领先与ZION很多的,ZION直到战争快结束才实现BEAM武器小型化)
至于联邦的机体性能普遍较差,是因为联邦一开始走的就是人海战术,打的是消耗战。君不见所罗门和阿巴瓦空GM漫天飞!?联邦拥有30倍于ZION的国力,何必费钱费时和你比拼机体性能!?量产的GM价格仅为78的1/20,与其给几个王牌换好机体,不如多制造几十台GM从战略上讲更实用。而反观ZION,也是不得不走“精”的路线,因为国力不允许它和联邦打消耗战!所以ZION的不少尖端技术也确实领先联邦,但是有技术比不过有钱,而上面有人所说,ZION的ACE不换机体并不是“习惯”问题,而是已经根本无机可换,先制造的几十架勇士都以经分配给ACE,(没换的就只能说是运气不好)而到战争结束量产的勇士也不过几十台,而且基本都是在最后阿巴瓦空决战才出现的~~也有说法说如果ZION不盲目的花那么多经费去研究MS和MA,而多量产ZAKU的话(尤其是在GM出现前),那么也许ZION就不会输,至少也能晚些输。
话再说回来,AE在一年战争时就是为ZION开发机体的公司,战争结束后倒向了联邦,最后行政独立。所以Nu和SAZABI都是AE出产,只不过ZION确有自己保密的领先技术(PSYCHO-FRAME),而夏亚则因为个人原因通过AE估计把技术转给Nu,所以说Nu虽然不完美,但是技术方面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PS:随带一提,Nu是针对宇宙战开发的机体,所以其泛用性是绝对不及Z计划的机体的)
至于Z+,量产机的最主要的不是性能,而是性价比。对于KALABA这种非正式的游击战斗集团来说,与其重视性能,不如开发廉价+泛用+机动力高(打了就跑)的机体,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而和TITANS大把砸钱开发先进机体的路线相反! 1/20!!??你当是造什么??61式么??好歹RGM也是比较普遍但是不算太劣质的量产系列,也不必当回收废品的价格那么夸张吧
UNT要谈MS技术也不是没有,RX是典型,只可以说是两军走的路线不同,ZION并不刻意花重金在开发某项计划上,而联邦的先进MS开发草稿却层出不穷.
光观要塞战和A BOAQU战来说,GM的数量也顶多只能算上14和05,06的2倍了,联邦不可能把所有国力全投上去,地球那么大,多少也要防御地面残存部队或者是突发情况
14在要塞战期间已经算是先进的MS科技了,似乎出来BIGULO等MA就没有其他MS可以代替14了
粗糙的BIG ZAM也只是嚣张一会而已,就算GUNDAM不拆它也是过20分钟就乖乖得回舰去
最具价值性的恐怕就是ZEONG了.....
AE里也分ZIONIC派和原来只为联邦开发MS的前AE派,虽说要比较山查饼和NU的性能不太现实,因为同出自AE技术的来源都是一样,开发的机体想必不会差距太大.
拜托,难道Z+是阁下所说的那种符合打了就跑战术的机体,虽说是量产,但是主要KARABA还是依靠NEMO和GMII,毕竟Z+的成本在同期量产机里不能作到'批发'的程度,而且考虑到骡子身在KARABA所以配备了性能卓越的A1和C1,Z+单机的泛用性也不见得很高,11种都为专门的作战而设计的.只有在一种环境下才有实用可言.Z+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当时的联邦定购,当然起先看到的SENTINAL中就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