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 BBS 壬天堂世界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资料集合
查看: 1430|回复: 0
收起左侧

[文学] [原创]我们是打工者:今天我们终于有了共同的家

[复制链接]
吴贤德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6-4 07: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是打工者:今天我们终于有了共同的家
   让我永远不能忘的,那就是,我是从豫南大别山,那穷山沟里走出来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只要我存在一天,那怕只剩下一口气,就要为农民鼓与呼,为农民……只到有一天我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吴贤德。
吴贤德,河南省固始县人,82年以来,在全国报刊发表作品千余件,多篇获得全国大奖。曾担任生产队民兵排长、队长,投递员、国内名牌企业苏州市场部企划部长、市场部经理、报纸编辑、全国多家报刊社、网站特约评论员等。
17岁,父亲因病去世后,为了养活三个年幼无知的弟弟、妹妹,正在读初中、作为家庭老大的我,不得不放弃读书机会,回到生产队劳动挣工分。80年代,因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一篇不足300字小文章。1982年3月,被县邮电局当时公社邮电所(现为:乡、镇),任投递员、法庭书记员、乡通讯组组长。82年至91年,在家乡工作期间,连年被县以上新闻等单位,评为“先进新闻工作者”、“优秀通讯员”和“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在家乡工作期间,因其经常在新闻媒体揭露当地政府官员常借下乡检查为名大吃大喝、加重农民负担等不良现象,受到当地政府某些主要领导排挤。
91年3月,身背装满行李的“蛇皮袋”(化肥袋),辞职南下江南“鱼米之乡”—苏州市,步入打工生涯。打工期间,干过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建筑工地小工、在建材批发店蹬过人力三轮车为别人送货、划过玻璃,顶着风霜雪雨和似火骄阳在马路边修过自行车、甘蔗、卖过报纸,因交不起“暂住证”费,为了躲避当地治安部门查夜,躺过马路和郊区农民臭气冲天的猪圈、鸭棚。后因经常在当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华日报》、《苏州日报》、《吴江日报》等报刊经常发表作品,被《吴江报》聘为“特约通讯员”。
93年,在一次《吴江报》举行的优秀通讯员座谈会上,当时任吴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吴江报》社长吴延元、总编辑王炜两位领导,得知本人处境后,给予了让我一生中难忘的帮助。当场决定《吴江报》免费为本人刊登“求职启示”,直到找到适合本人特长的工作。
96年开始从事私营企业、建筑工地等外来工集中地工资发放调查、采访,关注民工。
在苏州、杭州工作期间。发现当地私营丝织厂拖欠克扣外来工工资严重,于96年1月30日,在《中国纺织报》头版发表了,题为:“私营丝织厂拖欠克扣外来工工资严重”一文。
2004年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头题刊登了本人在建筑工地等,为民工追讨血汗钱的调研文章“老板的滑头与民工的艰辛”,文章中,本人把那些恶意拖欠民工工资的私营企业主、建筑工地包工头等老板,被喻为当代的“周扒皮”……该文刊登后,先后被全国(香港、澳门、台湾)150余新闻媒体转载刊发,并在全国引起强反响和上级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引发了史无前例的为民工追讨血汗钱的“全国追薪风暴”。
97年开始,利用工作之余和休息时间,先后为河南、安徽、四川、贵州等地民工,追讨血汗钱60余次,讨回被恶意拖欠的工资50多万元。相关本人报道:
2003年12月3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题发表了,该报记者潘志贤先生采访吴贤德“我为民工追讨血汗钱”文章;12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面对面”播出了专访“吴贤德:我为民工讨工钱”;上海《新民周刊》2003年50期刊登了,记者杨江专访吴贤德“清欠,以记者名义”;2004年1月6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谈话栏目专访吴贤德“讨薪英雄”。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关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近百家新闻媒体(网站),相继转发各媒体专访本人文章。
这里,我代表全国打工者兄弟姐妹们感谢是,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接受全国著名主持人王志老师采访中,当我把心中想法告诉王志老师,那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广大打工者服务,唤起全国有良知的人来维护民工权益,想创办一个公益性“打工者之声维权公益网站”后,很快得到京华传媒“世纪情感”和“亚洲诚信”网站佳伟和方邦鉴二位老师,全免费的大力支持。《中国搜索联盟》、《搜狐》等网站并免费开通了实名搜索。
打工给过我泪水,也给过欢乐,打工者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这些出生在经济不发达、贫困地区的外出打工者才知道。
     本站欢迎兄弟网站互换友情链接并长期免费刊登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个人求职),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打工者服务,本网站拟在全国省级、地级市招聘热心公益事业驻地站长、兼职采编工作人员。
“得中原者得天下。”本人人生格言:以诚为本,以诚待人,秉承父辈直板刚阿之秉性。有意发展河南市场的报刊社、网络媒体、医疗卫生、食品等单位(在河南设立记者、工作、通联站、产品销售代理),本人愿助一臂之力。
本网站自开通以来,得到了亚洲新闻网、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奥大利亚等华人社团网;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公益时报》、金陵社区、西祠胡同、中国作家艺术报、中国作家记者网、中国记者网、新浪网、中国舆论监督网、福建舆论在线、中国社会调查网、搜狐网等国内外二百余家媒体先后给予报道并结为友情链接,以网为媒,本站在本着以公益性为主题情况下,由于本人经济、家庭条件有限,盼望海内有志之士,热心公益事业慈善家,给予赞助。详情来电咨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
(网址:http://www.uusky.com/dagong/)    (http://www.xin999.com/wxd/)
电子信箱:wxd20088@vip.sina.com  电话/传真:0371—823306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Nw壬天堂世界 ( 京ICP备0502208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1397号 )

GMT+8, 2024-6-2 03:31 , Processed in 0.01754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