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 BBS 壬天堂世界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资料集合
查看: 3106|回复: 13
收起左侧

[美术] Marilyn Manson的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6 02: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6 02: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6 02: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诡异~奇怪的画风~个人不是很喜欢~~~

大家继续-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6 06: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恩 好看 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6 17: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真人的还好。。上面画的那是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6 18: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有点恐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6 18: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色方法很独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7 00: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看起来总是怪怪的,还是比较喜欢毕加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7 02: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就是 Marilyn Manson 啊,要让人(特别是中国人)接受,实在有点不容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7 15: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喜欢第1.2和倒数第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愛喵 の 奈 ★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6-27 16: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特別,我喜歡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7 19: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玛莉连·曼森:近乎变态的哥特革命

2002年9月20日,著名哥特摇滚歌手玛莉连·曼森的名为“诡异黄金年代”的个人水彩画展览正式向公众开放。作为一个一向不随潮流的摇滚歌手,曼森的艺术触角却不仅仅只停留在音乐方面,摄影、绘画和写作他也都曾尝试过,他怪异的容貌和极其违反常态的肢体暴露成了他的标志,也分明是期待发起一场对这个主流世界的“哥特革命”,作为一个歌手,

他除了绝望的眼神外,还有一支有思想的画笔。



  摇滚的异类哥特的天使



  玛莉连·曼森(Marilyn Manson),摇滚魔教中的“东方不败”;这个外表怪异,穿着怪异,举止怪异的非主流艺术个体,一直被认为是试探主流社会对偏激言行的承受力的怪物和奇迹。玛莉连·曼森原名布来恩·华纳,1989年正式开始用玛莉连·曼森为化名,合成这个名字的两个元素分别是Marilyn Monroe(玛丽莲·梦露)和Charles Manson(天生杀人狂)。1989年玛莉连·曼森遇到吉他手斯克特·米歇尔和贝司手吉吉特·格恩和键盘手玛当那·韦娜·格里斯,组建了名为“玛莉连·曼森和鬼孩子”的乐队,之后鼓手莎拉·李·卢卡斯替代原先采用的电子鼓机,金格尔·费什替换了莎拉,乐队正式更名为“玛莉连·曼森”,成为当时哥德摇滚的最佳典范。首张专辑《美国家庭的写照》于1994年7月推出。玛莉连·曼森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在于,他乐于面对任何遭人争议的问题,并在表现方式上体现出一种极端肆无忌惮的特色;反基督,谈色情、谈暴力、谈毒品,谈一切被人为捏造过但又脆弱无比的东西。除了音乐之外,无论是他的相册,他的画册,还是他的书,那些同时存在的彻底惨白和几近黑暗,都会让你觉得非常的不舒服,尽管这一切也许让曼森本人觉得很舒服。



  谈到玛莉连·曼森,就不能不谈谈曼森的偶像奥兹·奥斯本,重金属摇滚史上一个决不会被忽视的角色。奥兹,1948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20世纪70年代他创立了著名的“黑色安息日”乐队,并在一周的时间内与托尼·佐迷等其他3位乐队成员一起制作了首张专辑《黑色安息日》,一张也许影响了一代人的唱片。疯狂、歇斯底里、不安与愤怒,以及内容上的超现实和难以自控的情绪,开始将其后时期所有的重金属摇滚(Metallica)彻底向黑暗音乐方向引领,一种音乐节奏、音量和黑暗情绪的极限化成为了重金属摇滚的主要特色。1979年奥兹离开了乐队,开始了个人发展的阶段,《奥兹的暴风雪》是他单飞后的第一张专辑。



  曼森与奥兹所一直致力推广的哥特音乐,是另类音乐中极为殊异的一个支脉。最初由英国的哥特摇滚教主Bauhaus所确立的黑暗、死亡和宗教等题材,被混入了大量合成器(键盘)原声和一些电子的感觉;在绝望和深沉中隐隐透出一些木仓火般的美感。至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哥特摇滚则逐渐趋向电子乐发展,“后酷朋克(Post Punk Cool)”、“新古典(Neo-Classical)”以及“新嬉皮(Neo-Hippies)”等风格的音乐逐渐糅杂在了哥特摇滚乐之中,逐渐与今天我们所听到的哥特摇滚类似。哥特摇滚除了在音乐上的迷幻、金属色彩之外,还在视觉上也呈现出一种所谓“死尸般的美感”,惨白的脸色与黑色服装之间的强烈对比,渲染了本身音乐中的那些具有交响感的部分。



  曼森的画:拒绝还是接受



  对于曼森的画,你完全可以用常态的思维说它是一种变态的所谓艺术,这种态度就像是对他的摇滚音乐的态度,“非接受即拒绝”;但更准确地形容,应该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承认它是一种常态的异类艺术:视觉上的那些或强烈或阴暗的强烈刺激,主题选择上单一的运用死亡、灰暗等元素,都毫无散射的直接指向了一种黑暗艺术——“哥特”艺术。



  哥特(gothic)这个词,起源于欧洲早期的一个叫作西哥特的部族,一个以破坏和掠夺为乐,以无知和缺少艺术品味而著称的部族,哥特刚刚降生,就被打上了“野蛮”的烙印。而当哥特真正作为一种文化被沉淀下来的时候,已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PUNK摇滚音乐浪潮退去之后的事了。哥特文化在其表面是与黑暗、死亡和痛苦所联系在一起的,但它所实际影射的修饰词语却应该是“和平而非暴力的、被动而接近宽忍的”。在对一些惯性问题“诸如战争、仇恨、痛苦、死亡”问题的探讨上,哥特文化总是呈现出一种孤僻阴沉的隐性气质,从产生至今,“哥特”文化从来被拒绝在主流的门外。



  用哥特的思维方式再去看曼森的所有石板画和水彩画作品,挑剔便没有那么尖锐了。在视觉上的完全背离“惟妙惟肖”,实际上是曼森要求完全忠于本体的那种赤裸裸的真实。西方的艺术评论家,总倾向于认为曼森选择水彩画而不是油画来表现心中感受是明智而精确的,水彩与画纸之间的幻化使曼森笔下的死亡更加真实和残酷,使他笔下的人物或景物更加暧昧和阴暗:他用游离的惨白和惨灰来表现癫狂,用艳红和死黑来表现死亡或是世界末日。



  在曼森的水彩画作品中,有几个主题是他所熟悉并重复使用的:“切腹自杀”(作品《你肯定你会得到安乐么?》和《用一种新的方法走向死亡》)、“世界末日”(作品《毁灭前夜》和《地球上的最后一天》)以及灰色系列的“自画像”。不难发现的是,曼森的惯性思维方式限制了他在绘画中想象力的自由发散;“哥特”在心中的复杂感受,压抑着他,使之更大意义上成为了一个哥特艺术的复制品,而不是哥特艺术中的“毕加索”。



  而其实,哥特文化在艺术上除了复制,比如在建筑上对12到16世纪西欧哥特式风格的强烈复古倾向,包括复古哥特式建筑、哥特式雕塑和哥特式绘画等;还有更多的突破,比如而在文学上,哥特文化在漫长的演变中由最初的一种隐郁而诡异的神秘“黑暗文学”,逐渐变化为一种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的超现实作品,,尤以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埃德加·爱伦·坡以及玛丽·雪莱等一批作家所创作的恐怖小说为代表。这样从初始阴暗情调的简单复兴中所萌生的超自然、超现实的新风格,才让哥特艺术避免因过于陷入黑暗的自我世界而自生自灭。



  美国著名评论人R.K.FINCH这样说道,“奇怪的色彩搭配,明暗光线的运用,曼森的画就是他的内心世界在画纸上的表现。”幻想、古怪还有言语中无法理解的痛苦,正如曼森在自己的网站上,所说的一句话,“艺术家,总是那些因为自己的天分而受到伤害的人们。”也许,这才是曼森在反对这个凡规的世界背后所留给自己的共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11: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要结合摇滚才好理解~~
单看画实在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31 02: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鸭扑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Nw壬天堂世界 ( 京ICP备0502208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1397号 )

GMT+8, 2024-5-19 22:23 , Processed in 0.10272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