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绝转载
刚刚看报纸,马上高校又要开学了,我们这边的媒体又开始大张旗鼓的宣传资助贫困大学生了.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常和在校大学生接触.暑假前曾经和媒体联系(我长期和本地各大媒体有工作来往),准备找个贫困大学生来打暑期工.说实话,我自己开的小公司,暑期工可有可无.这样做也并非沽名钓欲,无非是看见媒体有这样的活动,而我是媒体的长期合作单位,觉得举手之劳可以做件好事而已.
我联系了几位有意想做暑期工的贫困大学生,他们都是拿着学校补贴,并被学校推荐来打工的.也就是说,他们被学校和社会,寄托了美好的希望,希望他们能依靠自己的一点劳动来赚钱小钱,而不是长期依靠捐助补贴生活.我觉得这件事,无论是对他们的家庭,还是他们本人的心理健康都有着莫大的好处.
但是,事与愿违.竟然没有成功.开始是我的一个助手打电话联系的,我这位助手也是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我们给出的条件不讲十分优惠,但是在我看来也算厚道了:饭点工作提供午饭或者晚饭,每天工作3-4小时,都是些比较简单的工作,而且我把时间限定的比较短,我想可以提供条件让他们多打一份工.薪水这边就不讲了,绝对比M和KFC的小时工要高.
可为什么没成功呢?除了来见工的几位,电话里就支吾着拒绝我的也有几位.理由如下:一,工作地点离学校太远,他们暑期是住在学校的,学校在郊区而我公司在市中心.这个理由让我很无语.二,薪水太少,我觉得对比我宽松的工作时间,和简单的工作量,实在也算厚道了,没想到没想到.三,要求我公司做他的实习单位,我当时就回答,没见到人没见过工,我回答他没法马上决定,对方听完马上挂机,招呼都没打,太不礼貌了.四,有一位同学要求我提供食宿,我觉得工作3-4小时,其他时间很宽裕,所以拒绝了.来见工的几位最后也没成,有位同学什么都没谈,竟然直接开口就让我给她捐助,我无语了.还有的同学和我谈,因为他是贫困生,所以家里很穷,希望我把薪水开高点,我反问,既然提供了工作机会,你为什么不用劳动来换取?有能力就应该自食其力.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不付出就得到的,即便有人给你捐助,你以后也要回报的.人家孩子没理我就走了...也许我的话是说重了,但是我想我没说错阿.
最后找了本地某个中专的女孩,一直做到现在,也满好.
今天看见报纸,前几天也看了电视访谈,这回的活动是直接号召社会各界给刚考上大学的贫困大学生捐助了.我仔细看了这些学生的资料.当然,媒体做事还是比较严谨的,每个人按编号排列,并没列出名字.
有的家庭父母离异,母亲生病无法提供高额学费,我就在想,他的父亲在哪里?
有的家庭孩子众多,负担了老大,负担不了老二,虽然农村有多生孩子的习俗,但是超生是他们自己的责任.
有的家庭,父母重病,这样的家庭实在可怜.
有的家庭,父母一辈子务农,少有积蓄.
还有父母双亡的孩子,实在另人同情.
但是最后,我决定对这件事情放弃.这些一门心思只想靠上大学来改变人生的孩子,我同情他们的生活,但是鄙视他们的思想.
电视里的女孩,笑的春光满面,对记者说,马上要去某地上大学了,父母为了她的学费,怎么怎么卖家当,怎么怎么借钱,说的那叫一个心花怒放.记者问她:理想是什么,回答竟然是找个好工作,光耀门庭.
我就寒了,为什么不想着还债和好好回报父母呢?
另一个孩子说:自己读书如何的不容易,现在终于得偿所愿,很期待大学的生活,以后还要继续深造,读研.
命运对人是不公平的,贫困的生活谁也不想要.但是读书真得那么重要么?对于父母,怎么回报呢?为了上大学家里欠钱.而大学生都年满已经18岁了,父母没有义务抚养,而自己却应该赡养他们了.
不读书又不会死,不上大学,边挣钱边学习不行么?上学比让家庭负债多年更重要么?做一个大学生之前,为什么不先学会做人?
我们无法剥夺别人读书的权利,但是这样的学生,不值得捐助.
我写这篇文章前,在网上看了许多相关的新闻和访谈,一个大学生拖垮一个家庭,毕业出来找不到工作,只能去端盘子.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大学逐年扩招后,人才过剩,就业困难,毕业即失业.
青海的很多贫困大学生交不起学费,也就领不到毕业证,于是更难找工作了.
银行不愿贷款,因为前面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收入低还不了.
“农民供孩子上大学本来是为了改变前途,提高生活质量。可是现在看来,一个家庭的孩子书读得越多,这家的经济状况就越差;大学生越多的村庄就越贫困。”
许多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毕业后难以在城里找到工作,回到就业机会更少的原籍,更是只能待业,荒废了所学,如果打短工,以体力活谋生,那他们为什么读大学???为什么要父母倾家荡产???感恩之心可有?孝道何在?
我一个朋友在MSN上告诉我,有些人贷款不还,虽然可以申请国家级的助学贷款,但是有些学生另外还借了钱.毕业后远走他乡,根本就没打算还钱,那位朋友的同事就被这样的贫困大学生连累到不能结婚.
国外还不了贷款的,个人信用就受影响,找工作买房买车,这个污点会一直跟着.而国内呢?不还贷,谁也没办法,银行每年百分之八十的贷款都收不回来,怎么还继续开展这个项目?那些申请了贷款,毕业之后拔腿就跑的贫困大学生,是他们的行为殃及了所有后来人.
接受高等教育,并不能改变贫困学生的命运.而我们实在没有承担改变他人命运的义务.通过受教育而改变命运是好事,但是请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为.
看了贵州大学生去中专回炉的报道,我觉得还是念中转技校吧.别觉得丢人,赚不到钱,欠别人恩惠,让父母过苦日子,四处举债就有面子了吗?有一技之长,就业容易很多,看清现实吧!
贫困大学生们,你们别念大学了,念个职业学校吧!
PS.以后我捐助的话,对象只可能是失学儿童,可以减少一个大学生,却不该多一个文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