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 BBS 壬天堂世界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资料集合
收起左侧

愚民的民主,还是明君的专制? (更新在437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7 10: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死神狙击手 于 2011-9-27 10:29 编辑
我对世界的看法是:“怀疑才是认识真理的开始”
现有的世界、主流舆论假如是真相,那么这些证据不足的就是“怀疑”
当然,这些怀疑本身得不到证据证明
但是同样的,有反例能证明其不正确么?往往也是没有的,多是 ...
光暗之双刃-钢 发表于 2011-9-27 09:55

认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而怀疑是自主思考的开始。
我学会怀疑是从四年前接触推理开始,看着推理界的名人小哈一个接一个地把题目的错误剔出来,我才惊觉眼见都不实。我才惊觉为什么西游记后传说共工是火神我会百思不得其解。到现在为止,我看某些电影,都会不自觉的挑bug出来。至于说理方面,合理的结论已经不够了,我会要求精确的推导过程。为什么我要转炮打吉卜力一文,其中一点就是他指责宫家是右派,而且道理还挺充分。但从宫家作品来看,明显属于左派范畴。

至于反例,你百度货币战争评论,找些反对的看就有了。专业人士来反驳更有分量。我已经看了两篇了。相比之下,宋鸿兵连经济人都不是。我生病是找赤脚医生好呢还是上医院(至少会去找医生)好呢?

这本书能火,一方面是因为炒,另一方面,这书对胃口。近几年来郎氏经济民粹和经济国家主义泛滥,我们的菜价都能和美国老百姓想住大房子挂钩。这本书不过是把这类主义汇集成册再写好看点就是了

其实,我很少反驳阴谋论,那是极度主观后的产物。既然主观,那正反双方都是拿不出证据的。这跟之前那西游记一文确实很相似…所以我一般只会说,这是阴谋论…其他的,越说越多罢了。因为是主观的东西,那只要推演到自己的观点上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0: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诗。
风吹旌旗动,佛曰皆心动。
果都由心起,何需勤劳动。

最后一句可以很好的说明了。既然货币能支配世界,为什么要勤劳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0: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economy bloc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0: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边的胜利(转自许知远)
许知远,二零零零年毕业於北京大学,现為《生活》杂誌的联合出版人,也是《金融时报》中文网的专栏作家。他最近的一本书是《醒来》,香港版是《镀金中国》(天窗出版社)。
人人都在谈论王紫菲,她是上海交大的研究生。十一月六日,她是上海科技馆内五百多名听眾之一,恰好坐在奥巴马的身后。美国媒体喜欢强调,这是美国总统第一次在一个共產主义政权国家进行的Town Hall式会议。奥巴马则像所有政治领导人一样,热切的表明与青年交流的渴望。他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的个人魅力与雄辩口才,却在上海凝固了。在沉闷、拘谨的交流之后,他刻意的谈到了防火墙和Twitter——他对资讯流通带来的变革力量,坚信不移。
在网路上观看他的演讲的中国网民,似乎对他所说的一切都缺乏兴趣,人们记住的是他身后的女生——她年轻、漂亮、有一种故作的端庄,并且在奥巴马演说时,脱下了黑裙外的红色外套。
她脱下外套的行為,无须追究,或许是炎热,或许只是无意识的行為。但她却随之被赋予了「奥巴马女郎」的名称,并被称作「一脱成名」。在奥巴马的叁天的中国行程之后,大多数中国年轻人记住只是王紫菲,儘管她一句话也没说。他们在网路上的热烈、肆无忌惮的谈论,与上海科技馆那群表情一致、问话枯燥的青年人,恰似两个极端。
欢迎来到这个新中国。这个中国一方面是日益僵化、迟钝,即使最该活跃的青年人,似乎也被过早的固化。新闻记者閭丘露薇回忆起前两位美国总统在上海的经歷。列根一九八四年在復旦相辉堂的现场交流,曾让几届復旦毕业生怀念不已,不是因為美国总统代表的权力,而是因為谈话是开放的、自发的。閭丘露薇也记得一九九八年,她经歷的克林顿访华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了一场交流会。那场会议邀请了八位中国人进行讨论,总统夫妇的主要角色是提问,他们听取这些中国人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中国,其中一位是打假英雄王海,他被视作是公民社会的某种觉醒。比起列根与克林顿,奥巴马所面对的中国青年与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形式化的。似乎一切又像回到了尼克逊(尼克松、尼克森)年代,从总理到?师,人们都用同一个口径说话。
但在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充分的喧闹、无序、混杂、嘲讽。人们陷入了可怕的犬儒主义,没什麼理念值得尊重,也没有目标值得追求,一切东西都可以付诸一笑,似乎也只能付诸一笑。復旦的学生们怀念列根,除去他的个人魅力,更是他在代表了某种价值观。这其中当然有对美国的过分美化。但是,这些中国青年人知道自己渴望的是什麼,尤其是在经过长期压抑与封闭的岁月之后,他们对外界充满好奇,喜欢美国代表的自由、民主与开放,当然还有平等——没有一个中国领导人能和他们这样平等的交流。人们喜欢克林顿,仍是如此,他的年轻或许还增加另一种美国梦的魅力。一九九八年的中国,也正是处於一个上升与开放的年代,人们相信这世界有些更好的理念去追逐。
但奥巴马到来的时刻,中国社会的一些根本情绪已发生改变。一方面,中国的实力迅速增加,对民族主义的盲目鼓吹,一种虚假的自大四处瀰漫,人们不觉得中国还需要向外界学什麼;中国教育体制在过去十年彻底的破產,青年人独立思想的能力与勇气普遍衰退;政治封闭所带来的压抑感,扭曲了社会情绪,嘲讽变成了反抗唯一的武器,随之嘲讽又变成了唯一的目的,或者乾脆选择放弃,人们将精力转化到娱乐与消遣上;互联网绝不仅是进步作用,它也放大了所有的情绪,塑造了一种巨大的同化力量,让压抑和嘲讽同时放大。这个社会内部的对话机制不仅没有随时间形成,反而变得更加压抑和极端化。
即使奥巴马是甘迺迪以来最能反映美国梦的总统,但他显然无法激起青年的好奇心。他们所见的所有新闻报道,不是都大谈中国模式的胜利吗。而这个迅速到来的娱乐时代,则分散了人们深入关注问题的能力,严肃的外交或政治理念的探讨已在公共话语空间消失了狠久,他们习惯性将所有事情都理解成娱乐事件。王紫菲的个人行為比奥巴马的政治理念,更容易被谈论和传播。
中国的新现实真像是个重?的噩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行禁书的人,资讯被掩盖,真理被隐瞒,文化受控制。赫胥黎的梦魘是,没有人愿意读书,汪洋如海的资讯吞噬了人们的思考,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文化成為充满感官刺激、慾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如今奥威尔的噩梦尚未完全醒来,赫胥黎的梦魘又?加了上来。奥巴马浑然不知的在这样一个中国穿行而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0: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讨论货币么
看来是参加不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0: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谈谈妹子不?今天观望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0: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出了149条蓝色真实。
而普通人没法使用红色真实,
所以我等所说之言辞,没有任何强制力。
于是,结果已经存在于蓝色真实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7: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货币?那些只是博弈者手上的棋子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09: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地铁10号线信号商与温州动车事故相同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转消息“723,927,3*9=27,难道这之中藏有什么玄机?”
公司的网络不能上微博所以原话不是很清楚,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感觉好熟悉。。当初512也有类似的网络标题


今天的想和大家讨论的是网络舆论。。这个话题很老但是每次都让我觉得很难过


很早以前就开始流传的“女孩在酒吧***最后被切去肾脏”的故事,有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多个版本,我见一次骂一次还是有无数愚民不断转发
= =
此外每当娱乐圈来点什么事情,姚晨离婚“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谢娜结婚“我又相信爱情了”
这类新闻我是从来不转的,而且看到各个平台上铺天盖地的此类新闻都会觉得太无知了


昨天某楼引用的文字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炒作到底意味什么?


造谣永远比辟谣来得容易,我相信水区众人都是有眼光懂科学的能分辨是非的,但是网上就是有人会相信此类东西
一个人相信,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氛围就会变得很差,外加某些添油加醋出口转内销,到最后造谣者说不定也被绕进去了
“啊!?原来是真的啊!?”


一是想和大家聊聊大家面对这种网络谣言的态度
二是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好吧,虽然不关咱小网民什么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认为,炒作已经变成万能解释了。任何人都指着任何事情都说:这是炒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0: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手辟谣好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0: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实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0: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感觉人不是分辨不了真假,而是懒的分辨。。。
就算证明了是假的,又有什么?真的又有什么?反正事不关己。。。
而这种事不关己的人多了。。。假消息就立足了。。。
没准什么时候就跟自己有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0: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刺猬你这心态就算不错了,很多人是“乐得相信”,相信了能张口就骂,干嘛不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0: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著一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尼莫拉曾是纳粹的受害者: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著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 为我说话 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1: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网络谣言嘛,不要深究和过分传播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1: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网络谣言
“龙姑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请叫我公仔帝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9-28 11: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政治不是学过相对的静止吗。可以适当的代入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1: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姑娘还真迷惑到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1: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儿当年忽悠了一大片人,怎是你们可以轻易看破的2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Nw壬天堂世界 ( 京ICP备0502208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1397号 )

GMT+8, 2024-6-29 08:19 , Processed in 0.01395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